却说邓艾暗度阴平,引兵行时,又见一个大空寨。左右告曰:“闻武侯在日,曾拨一千兵守此险隘。今蜀主刘禅废之。”艾嗟呀不已,乃谓众人曰:“吾等有来路而无归路矣!前江油城中,粮食足备:汝等前进可活,后退即死,须并力攻之。”众皆应曰:“愿死战!”于是邓艾步行,引二千余人,星夜倍道来抢江油城。却说江油城守将马邈,闻东川已失,虽为准备,只是提防大路;又仗着姜维全师守住剑阁关,遂将军情不以为重。当日操练人马回家,与妻李氏拥炉饮酒。其妻问曰:“屡闻边情甚急,将军全无忧色,何也?”邈曰:“大事自有姜伯约掌握,干我甚事?”其妻曰:“虽然如此,将军所守城池,不为不重。”邈曰:“天子听信黄皓,溺于酒色,吾料祸不远矣。魏兵若到,降之为上,何必虑哉?”其妻大怒,唾邈面曰:“汝为男子,先怀不忠不义之心,枉受国家爵禄,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耶!”马邈羞惭无语。忽家人慌入报曰:“魏将邓艾不知从何而来,引二千余人,一拥而入城矣!”邈大惊,慌出纳降,拜伏于公堂之下,泣告曰:“某有心归降久矣。今愿招城中居民,及本部人马,尽降将军。”艾准其降。遂收江油军马于部下调遣,即用马邈为向导官。忽报马邈夫人自缢身死。艾问其故,邈以实告。艾感其贤,令厚礼葬之,亲往致祭。魏人闻者,无不嗟叹。后人有诗赞曰:“后主昏迷汉祚颠,天差邓艾取西川。可怜巴蜀多名将,不及江油李氏贤。”
译文
邓艾暗度阴平,引兵行进时,又见一个大空寨。左右告知:“闻武侯在日,曾拨千人守此险隘。今蜀主刘禅废之。”艾嗟呀不已,乃谓众人曰:“吾等有来路而无归路矣!前江油城中,粮食备足:汝等前进可活,后退即死,须并力攻之。”众皆应曰:“愿死战!”于是邓艾步行,引二千余人,星夜倍道而抢江油城。
注释
- 邓艾: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此次行动是其军事生涯中的重要成就之一。
- 阴平:位于今天的四川省,历史上曾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 刘禅:蜀汉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事日衰,最终被废黜。
- 姜维: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曾与邓艾有过多次交战。
- 黄皓:后主刘禅的宦官,因专权误国而被贬至边远地区。
赏析
战略布局
邓艾通过巧妙的战略布局和对地形的熟悉,选择了阴平这条看似不可能的道路进行偷渡,这种策略体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智慧。尽管面对的是无路可归的困境,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决定,显示出其坚定的意志和非凡的勇气。
人物性格
马邈作为江油城的守将,虽然在听到东川已经失守的消息后有所动摇,但最终还是选择投降。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他的无奈,也展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历史背景
这一事件的背景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权力斗争。邓艾的行动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胜利,更是为了实现统一大业的一部分。然而,他的行为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了蜀汉政权的瓦解。
文化影响
这一事件发生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让人们记住了这段历史,也让人们思考战争背后的人性问题和权力的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