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赵子昂《西湖》诗:

  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

  只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袁宏道《西湖总评》诗:

  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

  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

  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码。

  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

  南高看云生,北高见月没。

  楚人无羽毛,能得凡游越。

范景文《西湖》诗:

  湖边多少游观者,半在断桥烟雨间。

诗句翻译和注释

  •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欧阳修《西湖》诗)

  • 行觞:行走时饮酒。

  • 次第:顺序,按部就班。

  • 湖湾:湖边的弯曲处。

  • 不准莺花(即春天的花)有丝毫的闲暇时间:不让鸟儿在花朵上停留,不让人欣赏美景。

  • 半刻闲:片刻的空闲,指短暂的休息时间。

  •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赵子昂《西湖》诗)

  • 金络马:装饰着金色络带的马,这里指装饰华丽的骏马。

  •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袁宏道《西湖总评》诗)

  • 春波四合:春天的水波四散,形容湖水流动。

  • 没晴沙:淹没在阳光照耀下的沙滩上。

  • 昼在湖船夜在家:白天乘坐游船游览湖景,夜晚则在家中休息。

  • 春色:春天的景色。

  • 孤山:位于西湖西北岸的一座小山。

  •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范景文《西湖》诗)

  • 怪杀:奇怪。

  • 担头:肩上。

  • 插梅花:把梅花插在肩上。

  • 春风归来不止:春风似乎永无休止地归来。

  • 担头原自插梅花:肩上原本插着梅花,暗示春天的气息始终存在。

  • 梅花:春天的象征,常用来代表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杭州西湖的赞美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活动场景,展现了西湖四季之美。每句诗都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与留恋之情。

欧阳修和赵子昂的诗歌强调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自然的美态。《西湖》一诗中的“使君宁复忆扬州”与“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通过对比扬州的繁华与西湖的宁静,突显了西湖的独特魅力。而赵子昂的诗句则以春意盎然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袁宏道的诗歌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特别是“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一句,不仅提到了西湖周边的自然景观,还暗示了茶文化与西湖的紧密联系。

范景文的诗歌则是从人文角度出发,通过对游人的观察和描述,表现了人们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珍惜。“湖边多少游观者”与“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反映了人们与西湖相伴的生活状态及其带来的愉悦与感慨。

这些作品通过对西湖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多彩的西湖画卷。它们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