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跑寺本名定慧寺,唐元和十四年性空师所建。宪宗赐号曰广福院。大中八年改大慈寺,僖宗乾符三年加“定慧”二字。宋末毁。元大德七年重建。又毁。明正德十四年,宝掌禅师重建。嘉靖十九年又毁。二十四年,山西僧永果再造。今人皆以泉名其寺云。先是,性空师为蒲坂卢氏子,得法于百丈海,来游此山,乐其灵气郁盘,栖禅其中。苦于无水,意欲他徙。梦神人语曰:“师毋患水,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驱来。”翼日,果见二虎跑地出泉,清香甘冽。大师遂留。明洪武十一年,学士宋濂朝京,道山下。主僧邀濂观泉,寺僧披衣同举梵咒,泉?沸而出,空中雪舞。濂心异之,为作铭以记。城中好事者取以烹茶,日去千担。寺中有调水符,取以为验。

苏轼《虎跑泉》诗:

虎跑泉:梦寻幽境,诗意流芳

译文

在杭州西郊大慈山下,有座名为“虎跑”的古寺。这座寺庙,其名源自唐元和十四年(819),性空大师在这里建立,后经历多次重建和毁弃,直到宋末,才由山西僧人永果重修。今日之泉,即源于此地。相传,性空大师在此地修行时,曾梦见神人指示明日将二虎送来,果然如此。从此,泉水便从地下涌出,清澈甘冽。文人墨客对此景赞叹不已,纷纷赋诗作记。

赏析

这首诗以传说为背景,描绘了虎跑泉的幽美景色及其神奇之处。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虎跑泉的独特魅力。首句“虎攫灵泉发地根”,形象地勾勒出了老虎挖掘地下泉水的景象,富有动感。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泉水的形态、声音、气味等方面的特点,如“深涵月景千寻透”、“溜作溪声一带闻”,使得读者仿佛能够闻到泉水的芬芳,感受到泉水流淌的声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此诗通过对虎跑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