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紫阙拂曙红云开。
蛟龙悬旌丽晓日,骆驼驾鼓鸣春雷。
前勾陈,后玄武,凤凰来仪百兽舞。
左黄钺,右白旄,万国稽首诸侯朝。
玉帛如山不可计,天子之寿四万八千岁。
译文
紫禁城的宫门在黎明时分被霞光照耀,红云缓缓散去。蛟龙旗悬挂,迎接晓日;骆驼鼓响,春雷轰鸣。前导是勾陈星宿,后随的是玄武星宿,凤凰飞翔,百兽起舞。左面是黄钺象征的权威,右面是白旄象征的尊贵。远方各国纷纷来朝拜,诸侯们恭敬地行礼。玉帛堆积如山,数之不尽,天子之寿延绵无尽,可达四万八千岁。
注释
- 上之回:指皇帝的出行,”上”即皇帝。”回”表示方向,即向东行进。
- 紫阙拂曙红云开:紫禁城(皇宫)的门在清晨被晨曦和红霞照亮。紫禁城位于北京,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
- 蛟龙悬旌丽晓日:用蛟龙旗装饰的红旗迎着朝阳飘扬,象征着吉祥。
- 骆驼驾鼓鸣春雷:使用骆驼拉着鼓,鼓声如同春天的雷声。
- 前勾陈,后玄武:勾陈星代表天庭,玄武代表地上的北方星座。两者都象征着皇权的力量。
- 凤凰来仪百兽舞:凤凰是吉祥的象征,此处用来比喻皇帝的尊严和权力。动物的舞蹈象征着国家的安宁和繁荣。
- 左黄钺,右白旄:黄钺象征帝王之权,白旄象征贵族之权。
- 万国稽首诸侯朝:来自各地的国家和诸侯都向皇帝行礼致敬。
- 玉帛如山不可计:形容皇帝的恩赐丰厚,价值无法计算。
- 天子之寿四万八千岁:表达对皇帝长寿的美好祝愿,希望皇帝健康长寿。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宏伟的朝见场面,展现了皇帝权威的庄严与国家繁荣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繁荣的期待。诗句语言华丽,意象丰富,充满了浓厚的封建色彩。整体而言,该诗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对皇帝的颂扬和对国家繁荣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