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飘萧豹脚长,小窗飞入闹昏黄。
月明蕙帐今空在,借问为谁逐客忙。
【注释】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三:效,仿效;冯老泉,指晋代文学家左思。此诗为作者仿照《咏史》组诗中的第三首所写。豹脚,形容蚊虫腿长。小窗飞入闹昏黄,指在小窗户上飞舞的蚊子。借问为谁逐客忙,指问这些蚊子为什么追逐客人(诗人)。
【译文】
豹脚蚊子飘荡无羁绊,从窗户飞来扰人清梦。
月光下蕙帐空寂无人坐,不知是哪位客人被追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西山蚊虫的形态、动作及环境,以抒发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不事雕琢,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首句“散漫飘萧豹脚长”,先点题中“西山”二字,再写蚊子的形状。“散漫飘萧豹脚长”这六个字中,既写了蚊子的外形,又写出了蚊子飞行时的状态。“散漫”二字,既写出了蚊子飞行时的轻盈姿态,也写出了它们自由自在的特点。“飘萧”二字,既写出了蚊虫翅膀扇动时发出的声响,也写出了它们飞行时的飘逸神态。“豹脚”二字,既写出了蚊子腿上的花纹,也写出了它们的行走方式——像豹子一样矫健有力,又不失灵活。“长”,“犹言短”,说明蚊子虽短,却能在空中翱翔。
第二句“小窗飞入闹昏黄”,则进一步描绘了蚊子飞行的情景。“小窗飞入闹昏黄”这七个字中,既写出了蚊子飞行时的环境,也表现出蚊子飞行的速度之快。“闹昏黄”,既写出了蚊虫飞翔时发出的声音,也写出了它们飞行时带来的干扰和影响。
第三句“月明蕙帐今空在,借问为谁逐客忙?”则是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月明蕙帐今空在”这七个字中,既写出了蚊子飞舞时的景象,也写出了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今空”二字,既写出了蚊虫飞舞时留下的痕迹,也写出了它们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为谁逐客忙”一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感受:这些蚊子为什么要追逐客人呢?诗人在这里用了反问的手法,既表现了蚊子飞行时的迅速和敏捷,也表现了蚊子对人们生活的干扰和影响。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西山蚊虫的形象和行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