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痼疾在林泉,老去诗名亦漫然。
故旧相逢聊一笑,蝉声过耳竟谁传。

【注释】

云松:指苏轼的好友陈师道(字无己,号后山居士)。西山:指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本淳:即晁补之。一笑:这里指对诗作的欣赏。四绝句:这里指陈师道的《游金山寺四首》之一。林泉:指隐居在山林中的诗人。漫然:指没有功名利禄之心。蝉声:指蝉鸣声。过耳:形容声音很小。竟:难道。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应晁补之之邀而写的。晁补之曾向苏轼表示要写《游金山寺四绝句》,苏轼便应约写了一首,并附以四首绝句,与晁补之的诗作进行比对。晁补之的诗作中,第一、二两句为“平生痼疾在林泉,老去诗名亦漫然”,苏轼则用“故旧相逢聊一笑”来回答,意谓自己虽然老了,但是和故人相见仍能畅谈,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第三句“蝉声过耳竟谁传”是晁补之的诗中的下一句,意思是说蝉声经过耳边却不知是谁传来的。苏轼则用“蝉声过耳竟谁传”来回应,意思是说蝉声虽然很细微,但是听到的人却很多。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一生有病住在山林之间,到了老年,诗名也并不高,只是偶然写几首小诗而已。和老朋友重逢的时候,我也只是和他们笑一笑,并没有说什么重要的话。至于蝉儿鸣叫的声音,虽然很轻微,但是却被很多人听到了。

这首诗表现了苏轼豁达开朗的性格,也显示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