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登辽阳城,顾望三韩道。
大海何萧条,白骨横野草。
下充蛟鱼食,上使乌鸢饱。
伤哉十万师,大半涂肝脑。
粟米量如沙,金帛积成岛。
功名诚可为,封疆在自保。
闭关谢远人,良图胡不考。

【注释】:

北登辽阳城:登上辽东的辽阳城。辽阳,今辽宁省朝阳市。顾望三韩道:回头看看朝鲜半岛。三韩,指朝鲜半岛上的三个国家。大海何萧条:大海是多么萧条啊!海茫茫,草木不生,一片荒凉。白骨横野草:白色的骨头横卧在荒野上。

下充蛟鱼食:被蛟龙吃光了。蛟鱼,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水兽,能吞食人畜。上使乌鸢饱:使乌鸦和老鹰吃饱了。

伤哉十万师:可惜的是十万兵马啊。伤,可惜。十万师,指出征的军队。

粟米量如沙:粮米像沙子一样少。粟,谷子,是古代的主要粮食之一。

金帛积成岛:金银财宝堆积成岛屿。

功名诚可为:功名是可以建立的,值得追求。功名,指功业、名声或地位。

封疆在自保:保护自己的边疆。封疆,指国土。

闭关谢远人:关上城门,远离外族的人。

良图胡不考:好好的计划为什么不考虑。

【赏析】:

本篇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安禄山叛乱,朝廷派大军讨伐,诗人借诗表达对战争的看法,认为发动这场战争是不值得的。

首句“北登辽阳城”,点出了诗人登临辽阳城,眺望三韩(即朝鲜半岛)的情景,暗示了战争的背景。“顾望”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局势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战事发展的担心。

第二句“大海何萧条,白骨横野草”,以“大海”起兴,描绘了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破坏,白骨遍地,野草无生,形象地表现了战乱之残酷。“白骨横野草”中的“横”字,用得极妙,既表现出白骨之多,又暗示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第三、四句“下充蛟鱼食,上使乌鸢饱”,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里用“充”、“使”这两个动词,把战争对人民的剥削写得入木三分。“乌鸢”指乌鸦和老鹰,它们饱餐了战争的残骸,也暗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损失。

第五句“伤哉十万师,大半涂肝脑”,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感慨。这里用“伤哉”两个字,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悲痛之情。“大半涂肝脑”则直接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惨状。

第六、七两句“粟米量如沙,金帛积成岛”,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损失。这里用“粟米”来比喻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困难,用“金帛”来比喻战争给人们的财富带来的破坏。而“积成岛”则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第八句“功名诚可为,封疆在自保”,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法。他认为功名固然可以追求,但保护边疆才是最重要的。这里的“功名”指的是个人的荣誉和地位,而“封疆”则是国家的疆域。

最后两句“闭关谢远人,良图胡不考”,则呼吁人们要反思战争的得失,不要因为眼前的胜利而忘记了长远的利益。这里的“闭门”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也暗示了他对和平的渴望。同时,“胡不考”则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人们反思战争得失的期待。

本篇通过描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维护国家边疆的决心。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反思战争的得失,珍惜和平来之不易的成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