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游横塘岸,侬望长安道。
昔为同心花,今成断肠草。

子夜歌十二首 其五中于慎行的诗句“欢游横塘岸,侬望长安道。昔为同心花,今成断肠草”蕴含深刻的情感表达。以下将逐句进行解析:

  1. 欢游横塘岸:描述了诗人在横塘岸边的欢快游玩情景。这里的“欢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自由,而“横塘岸”则描绘了具体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画面。

  2. 侬望长安道:这里的“侬”是第一人称的自称,增添了诗句的亲切感。“望长安道”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或亲人的深切思念。长安在古代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代表着荣耀与向往,诗人在这里眺望,不禁让人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深情与不舍。

  3. 昔为同心花:这里的“昔为”表明了对比,诗人用“同心花”来比喻过去的美好时光,那时的他们如同紧密相连、共同成长的花朵,充满了默契与和谐。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它们已经不复存在,只能化作“断肠草”,这象征着诗人对于失去的美好记忆的哀痛与怀念。

  4. 今成断肠草:这里的“今成”强调了时间的变迁和现实的残酷,它使得曾经的美好变为了痛苦的象征。”断肠草”这一意象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绝望。诗人以草作为比喻,形象地传达了他心中的痛苦与挣扎。

于慎行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缅怀以及对现实痛苦的反思。诗中的“欢游”、“昔为”、“今成”等词语,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沧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