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茅檐静,澄怀道味长。
年光付书卷,幽事续垆香。
日出鸟乌乐,雨收花竹凉。
萧闲习成懒,不是寡迎将。

独坐

独坐茅檐静,澄怀道味长。

年光付书卷,幽事续垆香。

日出鸟乌乐,雨收花竹凉。

萧闲习成懒,不是寡迎将。

译文:
独自坐在茅屋的檐下宁静而安详,心中澄明如水,对道家的学问体会得更加深刻。岁月在书卷中流逝,我继续做着我的隐士之事,品味着炉边飘散的香烟。
太阳升起来鸟儿欢叫,雨停后花儿竹林都变得清凉。虽然生活简朴却养成了悠闲的习惯,并不是因为缺少迎接宾客的热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独坐在茅檐下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用“独坐”二字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自然、书籍、炉香等元素的关系,展现了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心灵体验和生活状态。
“独坐茅檐静”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接下来,诗人又通过“澄怀道味长”、“年光付书卷”等诗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道家思想的领悟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日出鸟乌乐,雨收花竹凉”两句中,诗人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自己的心境变化,表现了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最后两句“萧闲习成懒,不是寡迎将”,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礼节的淡泊,以及对于简单生活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