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将迎寡,颓然万事捐。
老知闲有益,病与懒相便。
残梦荒鸡外,轻寒繐帐前。
从教贫到骨,不负日高眠。
以下是对《晏起·林下将迎寡,颓然万事捐。老知闲有益,病与懒相便。残梦荒鸡外,轻寒繐帐前。从教贫到骨,不负日高眠。》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诗词原文
林下将迎寡,颓然万事捐。
老知闲有益,病与懒相便。
残梦荒鸡外,轻寒穗帐前。
从教贫到骨,不负日高眠。
诗词注释
- 林下将迎寡:在林下迎接独身的人。
- 颓然万事捐:形容心情沮丧,一切事务都放下了。
- 老知闲有益:老年人知道悠闲是有益的,这里指老人的生活经验丰富。
- 病与懒相便:生病和懒惰相互适应。
- 残梦荒鸡外:残梦中在天未亮时分。
- 轻寒穗帐前:薄雪覆盖的帐篷前。
- 从教贫到骨:宁愿贫穷到骨头里也不在乎(表示一种豁达)。
- 不负日高眠:不辜负一天中最宝贵的时间去休息。
诗词译文
林下迎接孤独的老人,感到一切都已放弃。
老年生活懂得悠闲是有好处的,身体不适时懒散反而适宜。
残梦中在破晓时分,薄雪覆盖的帐篷前。
宁愿贫穷到骨头里,也不辜负白天最宝贵的时光去休息。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态度和哲理感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孤独老人的形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脱。诗中透露出的人生哲学,如“老知闲有益”、“病与懒相便”,以及“轻寒穗帐前”的描述,都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尊重。最后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理念:宁愿贫穷到骨头里,也要珍惜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去休息和享受生活。这种豁达和乐观的态度,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核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