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寒深木叶雕,征人欲发意萧萧。
公车儗奏长杨赋,祖道先题驷马桥。
三月东风春烂漫,五云西去郁岧峣。
一杯明日三千里,看取清霜拂旧貂。
【注释】
泽国:湖泽之地。雕:同“凋”,枯落。征人:指即将赴京应试的人,此处是诗人的自喻。长杨赋:汉成帝时,班固为给事中,上疏言:“方今圣道未兴,政事多私,公卿举士,不课功能。”成帝乃命朝议郎、谏大夫杜邺作《长杨赋》,以规讽焉。祖道:送别时在饯别的桥上设祭饯行旅。驷马桥:即灞桥,故址在今陕西长安东。三月:指春季。三千里:借指旅途遥远。清霜拂旧貂:意谓将到京城后,看到朝廷新授官的貂尾袍,想到自己已年老色衰,应受清冷之霜的侵袭。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于作者送友人赴京应试之时。
开头两句“泽国寒深木叶雕,征人欲发意萧萧”,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泽国,泛指水乡地区。木叶雕(diāo)凋,树叶凋零,形容深秋景色。征人,指远赴京都应试的人。萧萧,凄凉的哭声。这里既是实景,也是虚写。
第三句“公车儗奏长杨赋,祖道先题驷马桥”,承前二句而来,进一步写送别之情和惜别之意。公车,汉代官吏乘坐的一种车子。拟奏,准备向皇帝陈述意见或提出建议。长杨赋:指班固所作《汉书·艺文志》,因班固曾任光禄大夫给事中,故称。这里用“拟奏”暗喻诗人对友人的劝勉。“祖道”,饯别时在饯别的桥上设祭饯行旅。四句意思是:我们准备向皇上陈述意见,在饯别的桥上先题上诗句来表达我们的情意。
第四句“三月东风春烂漫,五云西去郁岧峣(yáo)”,紧接第三句而来,写送别时的景色。三月春风,吹绿了大地;五色彩云,冉冉升上天空。春天来临,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为下文作铺垫。
第五六句“一杯明日三千里,看取清霜拂旧貂”,直抒胸臆。“一杯”,指饯别时用的一杯酒。明天就要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京城,离别的心情十分凄苦。“清霜”,指朝廷新授官的貂尾袍,表示朝廷对他的重用和信任。“拂”,接触。末句的意思是说:请看那朝廷新授官的貂尾袍,一定会把旧日的貂毛拂尽,而使它变得光滑。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自己仕途的得意,也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气概。
全诗以送别为题,从时间、季节、环境、景物等各个方面进行描绘,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同时又以抒情为主,抒发了作者的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