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相见一何稽,病里相思意欲迷。
雨洗碧桃三月尽,风吹落日五湖西。
眼中人物如公少,乡里声名愧我齐。
老大未忘乘驷马,仙桥待与长卿题。

诗句如下:

春来相见一何稽,
病里相思意欲迷。
雨洗碧桃三月尽,
风吹落日五湖西。
眼中人物如公少,
乡里声名愧我齐。
老大未忘乘驷马,
仙桥待与长卿题。

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1. 诗词原文解析
  • “春来相见一何稽”表达了诗人在春天与友人重逢时的感慨。这里的“稽”字,可以理解为拖延、推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相聚的不易。
  • “病里相思意欲迷”描绘了诗人在疾病缠身时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这里的“相思”,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牵挂,也包含了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 “雨洗碧桃三月尽,风吹落日五湖西”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雨后的碧桃和夕阳下的五湖,都是春天的象征,它们的美丽被时间无情地冲刷,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 “眼中人物如公少,乡里声名愧我齐”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年少时风采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差距感,以及对自己未能与之齐名的遗憾。
  • “老大未忘乘驷马,仙桥待与长卿题”则是一种自我激励和期望,表达了诗人尽管年岁已高,但依然怀揣梦想,希望能够像古代的文人那样,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并期待着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时光。
  1. 关键词解释及背景补充
  • 春来相见一何稽:春天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而“相见”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里的“一何稽”传达了相聚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
  • 病里相思意欲迷:表达了诗人在疾病中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疾病不仅限制了身体的活动,也阻隔了心灵与外界的交流,使得诗人更加感受到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 雨洗碧桃三月尽,风吹落日五湖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雨水和阳光的交替,象征着四季的更替,而“碧桃”和“落日”则是春天的典型象征,它们的消逝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
  • 眼中人物如公少,乡里声名愧我齐: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与友人之间差异的认识和自我评价。这里提到的“公少”可能指的是友人年少时的风采,而诗人则自谦地认为自己与之相比有所不足。这种对比不仅显示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也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成长过程的感悟。
  • 老大未忘乘驷马,仙桥待与长卿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乘驷马”可能象征着追求自由和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而“仙桥”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代表着超越尘世的美好境界。这里的“长卿”很可能指的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司马长卿),他以其才情和辞赋著称于世,因此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渴望得到如同司马相如那样的才情和名声。
  1. 诗中意象解析
  • 春来相见一何稽: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象征着生命力和新的开始。然而,对于诗人而言,春天的到来也意味着与老朋友分别的时刻,这种喜悦与悲伤并存的情绪构成了诗的深层情感。
  • 病里相思意欲迷:疾病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难关,它不仅考验着人的体质,更考验着人的心灵。在这里,疾病的困扰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与朋友分离的痛苦,也使得他对友情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 雨洗碧桃三月尽,风吹落日五湖西: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是对诗人所见之景的真实写照,更是其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雨后的清新、风中的清凉、落日的余晖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这首《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九逵》是明代文征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这首诗不仅是文征明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