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请听歌吴趋,阖闾城郭连江湖。
美人家在馆娃侧,相思天末采蘼芜。
蘼芜春到江波阔,梦逐寒烟不可越。
旧苑荒台柳半残,管弦何处枫桥月。
先生大隐吴门市,高卧十年犹未起。
已闻隐几若南綦,复见篮舆同栗里。
读书怀古倍情深,琅函遗我胜兼金。
参辰旷隔不可见,离忧日暮空行吟。
君振王风存大雅,予亦巴歌怜和寡。
何日吹箫向市中,几时佣作居庑下。
江云溟溟姑苏台,尚有乘春海燕来。
短书珍重五千里,欲寄愁心未易裁。

【注释】

吴趋歌寄徐子能:在吴地的民间歌舞中寄托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吴趋,指吴地的民间舞蹈。子能,徐子能的代称。

四座请听歌吴趋:请在座的各位聆听我唱的歌,是吴地的民间歌舞。四座,即四面座位。请,敬辞,使动。听,聆听。歌,唱。吴趋,即吴地的民间舞蹈。

阖闾城郭连江湖:阖闾(huájū),春秋时吴王阖庐的谥号。城郭,城墙和护城河。连,连接。江湖,指长江和淮河。

美人家在馆娃侧:馆娃,春秋时吴国美女西施的住宅。侧,旁边。

相思天末采蘼芜:天末,天边。采,采摘。蘼芜,香草名。

蘼芜春到江波阔,梦逐寒烟不可越:春天到来的时候,蘼芜花开遍满大江。梦中追逐寒烟,却不能越过江水。

旧苑荒台柳半残,管弦何处枫桥月:旧时的皇家园林已经荒废,只有几棵柳树还残留着一点生机。不知哪里还能听到那美妙动听的笛声,还有那如霜的月光照映在枫桥上。

先生大隐吴门市,高卧十年犹未起:先生您在苏州隐居,一直过着闲散的生活。十年来,您仍然没有起床。

已闻隐几若南綦(qí),复见篮舆同栗里:你已经听说隐士南奎的住处,又见到你带着行李来到栗里。篮舆,用竹编成的一种小车。

读书怀古倍情深,琅函遗我胜兼金:我读《书经》怀念古代的事情,心情非常沉重。你给我的《琅函》这本书,比黄金还要珍贵。

参辰旷隔不可见,离忧日暮空行吟:《参星》和《辰星》两个星座相隔遥远,我看不到它们。离别的忧伤让人在黄昏时分独自行走吟咏。

君振王风存大雅,予亦巴歌怜和寡:你振兴了楚国的风气保存了国家的高雅,我也感到悲哀因为楚国被秦国所灭而只能唱起《下里巴人》这样低俗的歌曲。

何日吹箫向市中,几时佣作居庑下:什么时候能够吹起箫在集市上卖艺呢?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一样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当一个雇工呢。

江云溟溟姑苏台,尚有乘春海燕来:姑苏台的江面上飘浮着蒙蒙细雾。春天来了,海燕也飞来栖息在这美丽的姑苏台上。

短书珍重五千里,欲寄愁心未易裁:请你为我写一封简短的信,表示对我的深情厚谊。五千里路程那么长,难以全部表达我的忧愁之情。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徐子能的,通过描写自己与徐子能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友人深深的眷恋。

第一句“四座请听歌吴趋”,以“请”字开始,表现了一种郑重其事的邀请之意,同时“请”字也体现了诗人对徐子能的尊重和重视。接下来的“阖闾城郭连江湖”,则描绘了一幅吴地的美丽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徐子能的深切情感。

第二句“美人家在馆娃侧”,则是诗人对徐子能的家的描述,同时也透露出徐子能家的美好环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境。接下来的“相思天末采蘼芜”,则进一步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揭示了他们之间无法相见的痛苦。

第三句“蘼芜春到江波阔”,则是诗人对徐子能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同时也暗示了徐子能的离去给诗人带来的痛苦。接下来两句“梦逐寒烟不可越”,则更加深入地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无法忘记与徐子能在一起的时光,也无法面对现实的残酷现实。

第四句“旧苑荒台柳半残”,则再次描绘了徐子能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管弦何处枫桥月”,则进一步描绘了徐子能离开后的世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孤独。

第五句“先生大隐吴门市,高卧十年犹未起”,则是对徐子能的赞美和肯定,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徐子能的深深敬仰。接下来的“已闻隐几若南綦”,则进一步描绘了徐子能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徐子能生活的好奇和向往。

第六句“复见篮舆同栗里”,则是对徐子能生活状态的具体描绘,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徐子能生活的关注和关心。接下来的“读书怀古倍情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不仅关注现实,更关注历史和传统文化。

第七句“琅函遗我胜兼金”,则是对徐子能给予自己的珍贵礼物的赞扬和感谢,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徐子能的深深感激之情。接下来的“参辰旷隔不可见”,则是对两人不能相见的无奈和悲伤的表达。

第八句“离忧日暮空行吟”,则是对两人分别后的孤独和无助的描绘,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第九句“君振王风存大雅,予亦巴歌怜和寡”,则是对徐子能的赞美和肯定,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徐子能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最后一句“何日吹箫向市中,几时佣作居庑下”,则是对两人未来重逢的期望和憧憬,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希望和期待。整首词通过描绘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现实的种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