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酒具离筵,伤怀独黯然。
知己重感恩,志士况盛年。
我无渐离筑,赠子绕朝鞭。
万里策良骥,无为乡曲贤。
送屈子 其二
注释:- 旨酒:好酒
- 具离筵:准备离别的宴席
- 伤怀:伤感,怀念
- 独黯然:独自感到悲伤和失望
- 知己:知心朋友
- 重感恩:深深地感激
- 志士:有抱负的人
- 况盛年:何况正当壮年
- 我无渐离筑:我没有好的兵器渐离(古代名琴)
- 赠子绕朝鞭:送给你缠绕朝日之鞭
- 万里策良骥:驱使千里马
- 无为乡曲贤:不要成为乡间那些自认为有才德而实际上没有实际才能的贤人
旨酒具离筵,伤怀独黯然。
知己重感恩,志士况盛年。
我无渐离筑,赠子绕朝鞭。
万里策良骥,无为乡曲贤。
送屈子 其二
注释:- 旨酒:好酒
注释: 九月:秋季,九月是深秋的季节。 岭霜高:山岭上的霜很浓。高:指高耸。 乡心正郁陶:乡愁的心情正苦闷难解。郁陶:忧愁的样子。 贺监:贺知章,唐代诗人。 子期操:古代琴曲《高山流水》的第二段。 雁语连归路:大雁在秋天飞向南方,所以人们说“雁书传信”。这里借指书信。 猿啼近客舠:猿猴叫得声音凄切而哀婉,好像是在给远行的客人送行。舠:小舟。 縕:丝织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深秋时节
诗句释义与赏析: 石城乐 - 向夕寒风急:傍晚时分,天气渐冷,寒风也变得异常猛烈。"向夕"指的是傍晚或黄昏时分,"寒风"和"急"都传达了一种寒冷且迅速的感觉,描绘了一幅冬日傍晚的凄凉画面。 - 城边细雨过:细雨开始飘落,落在城墙边缘。"细雨过"形容雨丝细微,可能还带着凉意,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 洞房留上客:客人被留下,在洞房中。这里可能暗示主人家中有客人,需要招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古诗。下面是逐句的详细释义: 首句:“晓入东溪” 注释: “晓”指的是早晨,“东溪”指的可能是诗人居住地附近的一条小溪。这里表达了诗人清晨进入东溪的情景。 赏析: 这一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次句:“清溪闻诵经” 注释: “诵经”在这里可能是指僧侣念诵经文,或者诗人听见僧人在溪边念诵佛经的声音。 赏析:
【解析】 题干“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注意把握题目所给的五条要求。 第一,理解诗意。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景起兴,借景言情。开头两句写景,写景中又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中间四句是诗人的直接抒情。“夫子谈山水,四筵倾耳听”,写自己对友人谈论山水之事的专注倾听
【注释】 1. 驱车辞上国:指告别京都。上国,京城,这里指京都长安。 2. 渡海觐庭闱:指渡海去拜见皇帝的朝廷。庭闱,皇宫。 3. 二月祥风至:指春天二月和煦的春风吹来。 4. 孤帆背雁飞:孤舟上的帆影在船后渐行渐远,好像一只只大雁正从天空中飞过一样。 5. 政清驯卉服:政事清廉,人民驯服,国家安定。驯,驯服、顺从。 6. 禄养着莱衣:俸禄养活一家人。禄养,供养。着,穿着。莱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岁晏沧江上,闻君新拜官。 - 岁晏:岁末,指年末。 - 沧江:沧,深蓝或青色;江,指长江。 - 新拜官:刚刚上任的新官职。 - 译文:年底时在长江边听到你刚刚担任新的官职。 2. 容台周礼乐,画省汉衣冠。 - 容台:古代的台名,这里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一种场所或者平台。 - 周礼乐:遵循周公制定的礼仪和音乐。 - 画省
注释: - 夜合庭前馥,佳人掩袂歌。 夜合花香气四溢,美丽的女子轻掩着衣袖歌唱。 - 幽香为谁媚,弱态不胜罗。 夜合花的香气吸引着谁?美丽女子娇柔的姿态难以承受罗衣的束缚。 - 就枕连宵永,开轩畏露多。 她整夜依偎在枕上,连宵达旦,怕露水沾湿衣服。 - 盈盈华烛泪,催尽盛年过。 明亮的烛光映照出她的泪珠,青春被这滴泪消磨殆尽。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位闺阁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赠温觉斯先辈 夫子富九丘,平生万里游。 江湖杯杓健,风雨笔床秋。 黑齿迎藜杖,文身笑蒯缑。 名山题咏处,白首兴悠悠。 【译文】 我送你一幅画,画的是您: 先生富有才学,一生游历四方。 江湖水波浩渺,您却游刃有余; 风雨交加,笔耕不辍,岁月如秋。 您有一颗黑牙,拄着藜杖,精神矍铄; 您的身上还有文身之痕,笑谈世事,洒脱自如。 你在名山大川留下诗篇,白发苍苍,心潮澎湃。 赏析:
毛子霞过山中相别 草间来结驷,斜日照前津。 换米留官长,披蓑揖故人。 百年生死泪,四海弟兄亲。 别后加餐饭,无令白发新。 【注释】 - 《诗经·秦风》有“车既覆,马既騑”,毛子霞即毛公亮,唐代官员,以直言敢谏著称。 - 结驷:指古代贵族出行时随从的四匹马拉的车,这里用来形容毛公亮的车队。 - 斜阳:指夕阳。 - 换米:指换取粮食。 - 官长:指长官。 - 披蓑:指穿着蓑衣
诗句逐句释义 1. 岩上人庵玩月:在山岩石上的寺庙中赏月。 2. 钟罢月已上:当钟声响起时,月亮已经升起。 3. 僧扉向月开:僧人的庙门朝向月亮开启。 4. 天际微云净:天空中的薄云已经消散。 5. 风前晚汐来:夜晚的潮水来临,伴随着风声。 6. 扫石对趺坐:清扫石头,然后坐在一块石头上盘腿打坐。 7. 灭烛临高台:熄灭蜡烛,走到较高的平台上。 8. 好添筇笠影:好让拄杖和斗笠的影子一起
【注释】 乡曲:乡村。多艰:生活困苦。嗷嗷(ōáo āo):哀鸣。苟:暂且,勉强。朝暮:早晚。寄身水火旁:比喻处于危险的境地。不知生死处:指不知自己的命运如何。燕雀怡华堂:燕雀喜欢栖息在华丽的厅堂。虮虱游裤(jí sī yóu kù):《庄子·逍遥游》中说:“庄周家有虱子,爬在席上,快死了,他的家人用杀鸡的方法来救他。”这里以“虮虱”比喻穷困的老百姓。黄鹄(hú hǔ):黄口白羽的大雁。翩翩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凌风双鸿鹄,本志青云端。 凌风:乘风飞翔的意思。双鸿鹄:指两匹飞鸟。 本志:原本的志向。青云端:指高远的天空。 关山多风雨,啾啾摧羽翰。 关山:关隘和山岭。多风雨:形容天气恶劣。啾啾:鸟鸣声。摧羽翰:使羽毛受损。 孤鸿尚冥冥,独鹄思凤鸾。 孤鸿:孤独的鸿雁。冥冥:模糊不清的样子。独鹄:孤独的天鹅。思凤鸾
【注释】 吴趋歌寄徐子能:在吴地的民间歌舞中寄托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吴趋,指吴地的民间舞蹈。子能,徐子能的代称。 四座请听歌吴趋:请在座的各位聆听我唱的歌,是吴地的民间歌舞。四座,即四面座位。请,敬辞,使动。听,聆听。歌,唱。吴趋,即吴地的民间舞蹈。 阖闾城郭连江湖:阖闾(huájū),春秋时吴王阖庐的谥号。城郭,城墙和护城河。连,连接。江湖,指长江和淮河。 美人家在馆娃侧:馆娃
【注】青阳:指春天。 万里:指远行。 鸱鸮:传说中的一种鸟,常被用作谗言的代表。 萧艾:两种草名,常用作比喻。 【赏析】 《送屈子》是一首咏怀诗,作者以屈原的遭遇来表达自己对政治的关怀和不满。全诗以“送”字为线索,将诗人与屈子的关系贯穿始终。诗人以屈原的遭遇为鉴,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追求。 首句“开岁觏青阳”,意为新年伊始,便迎来了春天。这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也为下文的离别做好了铺垫。接着
【注释】 春园百草生,杂英飞少女:春天的花园里草木繁盛,百花争艳;少女在花丛中轻盈飞舞。 晞露出朝旸,氤氲愁独处:晨曦微露,照见自己的脸庞,而四周弥漫着雾霭,我独居一隅愁思满怀。 薄寒恋重衾,幽梦如有遇:薄寒之中,恋念被重衾包裹的温暖,梦中仿佛遇见了意中人。 黄鸟鸣新杨,泪落如飘絮:黄莺鸣叫于新绿的杨树之间,我的泪水如同飘落的柳絮。 谁能拂青镜,憔悴对楚楚:有谁能用青丝拂面,使我容颜更加娇美
解析: 1. 首句:“朱荷同根生” - 注释:荷花与荷叶生长在同一根茎上。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荷花与荷叶共生的和谐景象,象征着紧密相连和共同成长的关系,暗示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挑战,都能携手共度。 2. 第二句:“绿叶相间荣” - 注释:荷叶之间夹杂着绿色的叶子,它们相互映衬,显得更加生机盎然。 - 赏析: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不同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衬托。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