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帐冷,烛光浮。
帐冷光浮梦短,思悠悠。
添得满腔憔悴,满身愁。
纵到花间月底,意难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泌的《思帝乡·寒夜》。全诗如下:

鸳帐冷,烛光浮。
帐冷光浮梦短,思悠悠。
添得满腔憔悴,满身愁。
纵到花间月底,意难留。

注释:

  • 鸳帐:古代女子用的帷帐,通常用金绣装饰。
  • 烛光浮:形容烛火跳动、摇曳的景象。
  • 思悠悠:形容思绪深远而难以排遣。
  • 满腔憔悴:形容内心极度忧愁、疲惫的样子。
  • 花间月下:指花丛和月光之下。
  • 意难留:形容心情难以留在某个地方或某个事物上。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闺中人深夜独居时的寂寞与忧愁。开篇即写“鸳帐冷”,暗含了主人公在寒夜里独自面对冰冷的帷帐,感受着孤独和冷清。接着,“烛光浮”则进一步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中间两句“帐冷光浮梦短,思悠悠”更是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思绪绵长且无法得到短暂的休息。这两句诗通过“梦短”和“悠悠”这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了主人公在夜晚的思念之情,她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之中,无法自拔。

接下来的“添得满腔憔悴,满身愁”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因思念而产生的憔悴和忧愁。这里的“满腔”和“满身”都形容主人公因为思念而感到身心俱疲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反映了她的外在变化,也揭示了她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最后两句“纵到花间月底,意难留”则是对整个情境的总结和升华。虽然主人公努力想要摆脱孤独和寂寞,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内心的思念。这里的“花间”和“月下”都是常见的象征意象,暗示了主人公所向往的美好境界,但她却无法真正达到那里。这也反映了她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她的无奈和悲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孤独和寂寞中苦苦思念的人的形象。同时,它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爱情中的甜蜜与痛苦,以及人生百态的丰富多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