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远树晚鸦栖,薄暮愁云闭。
又朔风、吹入孤舟里。
荡双桡月浮江碎,过沙汀三四。
看渔灯、隐隐芦苇岸,一派腊深天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鉴赏古代诗歌需要对诗歌的意境、情感、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思想内容有深入的理解,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考生在鉴赏诗歌时,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意象、手法、语言特点、情感主旨等,同时注意分析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斜阳远树晚鸦栖,薄暮愁云闭。”这两句写日落时分的景象。“斜阳远树”描绘了一幅夕阳余晖映照下的景色,而“晚鸦栖”则表现了日暮时分的寂静。“薄暮愁云闭”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宁静景象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又朔风、吹入孤舟里”这句诗表现了秋风凛冽的寒冷之感。“朔风”是指寒风,“孤舟”则表现出了诗人孤独的状态。

“荡双桡月浮江碎,过沙汀三四。”这几句写夜行船在江上行走的情景。“荡双桡”指的是划动船桨的动作,而“月浮江碎”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江面上的景象。“过沙汀三四”则表现了夜色中的江边景色。

“看渔灯、隐隐芦苇岸,一派腊深天气。”“芦”即芦苇,这里指代河滩上生长的芦苇。“腊深天气”则表现了冬末春初的季节特征。

【答案】

探春令·暮归

斜阳远树晚鸦栖,薄暮愁云闭。(斜阳、远树、晚鸦、薄暮、愁云)

又朔风、吹入孤舟里。(朔风、孤舟)

荡双桡月浮江碎,过沙汀三四。(双桡、月浮、沙汀、三四)

看渔灯、隐隐芦苇岸,一派腊深天气。(渔灯、芦苇岸)

译文:

傍晚时分我独自乘舟归去,夕阳西下,晚鸦栖息在远处的树木上,薄暮之时,愁云密布;又一阵寒风吹进我孤独的小舟里。江上波光粼粼,月亮倒映在江水中,仿佛碎了一般,经过沙滩上的芦苇丛。远远望去,一片萧瑟之景。

赏析:

这首词是写游子暮归的心情。词人以“暮归”为题,写游子黄昏归来的所见所感。词中主要描绘的是游子的心境与感受,通过描绘黄昏时的景物,表现其孤独寂寞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