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磬罢泠泠。
风袅鲸音出翠屏。
柳外高楼花底户,窗扃。
却似枫桥半夜听。
僧已了残经。
香断薰炉月满庭。
八百宝珠闲搯遍,声停。
老鹤松间梦已醒。
南乡子·南屏晚钟
作者:辛弃疾 注释:金磬罢泠泠,风袅鲸音出翠屏。柳外高楼花底户,窗扃,却似枫桥半夜听。僧已了残经,香断薰炉月满庭。八百宝珠闲搯遍,声停,老鹤松间梦已醒。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晚钟的词。全词通过对晚钟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第一句“金磬罢泠泠”,描绘了晚钟的声音。”金磬”是一种古代乐器,发出的声音清脆悠扬;”罢泠泠”则形容这种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悠长。这里,作者用”金磬”来形容晚钟的声音,既形象又生动。
第二句“风袅鲸音出翠屏”,描绘了晚钟的声音随风飘过的景象。”风袅”形容晚风轻拂,使得晚钟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鲸音”则形容晚钟的声音如同鲸鱼在水中游动时发出的声响。这里的”出翠屏”则形容晚钟的声音穿过绿树成荫的庭院,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三句“柳外高楼花底户”,描绘了晚钟的声音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的景象。这句中,作者以”柳外”、”高楼”、”花底户”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种宁静、和谐的气氛。
第四句“窗扃”,描绘了晚钟的声音与窗关的情景。”扃”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关闭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紧闭的意思。这里,作者用”窗户紧闭”来形容晚钟的声音,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
第五句“却似枫桥半夜听”,描绘了晚钟的声音与枫桥夜泊的情景相结合的意象。在这里,作者将晚钟的声音与“枫桥夜泊”这个典故联系起来,使词的主题更为明确。
第六句“僧已了残经”,描绘了僧人在打坐念经的场景。这句话中的”残经”表示僧人已经打完了一部经书,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第七句“香断薰炉月满庭”,描绘了夜晚时分,香炉里的熏香已经熄灭,庭院里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这句中的”香断”表示熏香已经燃尽,”月满庭”则描绘出一种宁静、和谐的夜晚氛围。
第八句“八百宝珠闲搯遍”,描绘了僧人在敲打禅杖时的情景。这里的”宝珠”可以理解为僧人手中的禅杖,也可以说是比喻僧人的智慧和悟性。
最后一句“声停”,描绘了禅杖敲击禅杖的声音停止了,暗示着某种事物即将结束或消失。
整首词通过描绘晚钟的声音和周围环境的融合,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词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典故,使词的艺术性和内涵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