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花间燕子知。
旧巢新葺傍人时。
傍人人自不禁持。
欲把青棠蠲旧忿,又拈红豆说相思。
喃喃只是怨归迟。
诗句: 春到花间燕子知。
译文:
春天来临,花丛中,燕子知道。
旧巢新筑,靠近人时。
人自不禁,持着旧物。
赏析:
这首《浣溪沙 其四 春闺》是清代女词人顾太清的作品。她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景象,以及闺中的闲愁与思恋。“春到花间燕子知”开篇即点明时节,描绘出了春天到来,燕儿飞来的场景,燕子作为春天的标志,象征着生机和希望。接着,“旧巢新葺傍人时。”则表达了旧日巢穴被修补,旁边有人相伴的情境,透露出一种温馨和依恋。
词中也流露出些许哀愁:“傍人人自不禁持。”“人自不禁持”形容女子对于旧物的情感难以割舍,即使是新的环境和伴侣在身边,也无法完全抹去往昔的记忆。这种无法释怀的旧情,反映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接下来的两句“欲把青棠蠲旧忿,又拈红豆说相思”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里使用了“青棠”(即柳条)和“红豆”,这两种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于表达相思之情,柳条代表着离别时的牵挂,而红豆则寓意着相思之情。通过这两个意象的使用,词人巧妙地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
最后两句“喃喃只是怨归迟。”则是对整个词句的总结与收束,表达了人物对于归期未能如愿的遗憾和埋怨。这一句既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词人对时间流逝和感情纠葛的无奈。
这首小令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春日闺房图景。顾太清以其独特的文学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地将一个寻常的春闺生活描绘得如此生动和感人。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性深处情感的深刻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