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与说乘槎。
无计留他。
春花夜月尽鸣笳。
只有青青双眼在,曾见繁华。
飘泊向天涯。
何处吾家。
浮萍知否是杨花。
自恨不如枝上鸟,犹自喳喳。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词人李清照。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

浪淘沙 难后留别    

译文:
在艰难困苦之后告别,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留恋。
注释:

  • 浪淘沙: 这是一首宋代流行的词牌名,通常用来写离别之情。
  • 难后留别: 指作者在经历了困难或不幸之后所进行的告别仪式。
相与说乘槎。    
无计留他。    
春花夜月尽鸣笳。    

译文:
我们一同谈论着乘坐木筏远行的事情,却没有方法挽留他离去。春天的花、夜晚的月都伴随着号角声消逝了。
注释:

  • 相与说乘槎: “相与”意为共同,“乘槎”是古代的一种航海方式,通过漂浮的小筏来渡海,这里比喻人们为了某种目的一起行动。
  • 无计留他: 无法用言语或方法让他留下。
  • 春花夜月尽鸣笳: 春天的花、夜晚的月亮都在号角声中消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逝。
只有青青双眼在,曾见繁华。    

译文:
只有我那明亮的双眸还存留着,曾经目睹过那繁华的世界。
注释:

  • 只有青青双眼在: 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已经不在,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过去的记忆和感受。
  • 曾见繁华: 指过去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繁荣景象。
飘泊向天涯。    
何处吾家。    

译文:
漂泊不定地走向天涯,不知我的家在哪里。
注释:

  • 飘泊向天涯: 形容诗人四处流浪,没有固定居所。
  • 何处吾家: 表达了对家乡的迷茫和寻找。
浮萍知否是杨花?    
自恨不如枝上鸟,犹自喳喳。    

译文:
不知道漂浮不定的浮萍是否就是杨花?我自怜不如枝头上鸟儿自由自在,还在快乐地歌唱。
注释:

  • 浮萍知否是杨花: 诗人询问自己漂流不定的生活是否就像杨花那样随风飘荡。
  • 自恨不如枝上鸟: 诗人感到遗憾和不满,觉得自己不如那些栖息在树枝上的自由小鸟。
  • 犹自喳喳: 鸟儿在枝头自由歌唱的样子被用来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自由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