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檐梅女字枝。
幽人贪夜未眠时。
自卷湘帘惊燕子,坐庭墀。
露滑琴弦寻调乱,风欺炉火得香迟。
花影满身寒不起,少人知。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摊破浣溪沙》。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月到檐梅女字枝。
月亮照耀在屋檐下梅花的“女”字形状上。这里的“女”字形状可能是用笔画描绘出来的,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形状。幽人贪夜未眠时。
这个幽人(可能是指诗人本人)喜欢夜晚的时光,不想睡觉。这里的“偷闲”表示享受悠闲的时间。自卷湘帘惊燕子。
作者自己卷起湘帘,惊动了栖息在里面的燕子。湘帘是一种薄纱制成的帘子,常用来隔断阳光和寒风。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关怀。坐庭墀。
坐在庭院里的石阶上。墀是指庭院中的台阶。这句话描写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这里静静地坐着欣赏周围的美景。露滑琴弦寻调乱,风欺炉火得香迟。
露水打湿了琴弦,导致调音变得混乱;风吹动着火炉,使得香味传播得更慢。这句话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烦躁。花影满身寒不起,少人知。
花瓣的倒影洒满了全身,但寒冷并没有让人起身。因为没有人陪伴,所以感到孤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温暖伴侣的渴望。
赏析:
这首《摊破浣溪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开头的“月到檐梅女字枝”以月光下的梅花为画面,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随后的“幽人贪夜未眠时”“自卷湘帘惊燕子”则展示了诗人与燕子之间的互动,以及诗人对夜晚时光的喜爱。然而,“露滑琴弦寻调乱”和“风欺炉火得香迟”两句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烦躁,可能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或是内心的焦虑。最后两句“花影满身寒不起”,更凸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温暖伴侣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