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覆群迷,畴能会其妙。
狂夫每如醉,至人独先觉。
草木养气体,金石驻精魂。
多岐但驱车,孰踵玄玄门。
汉武志三岛,秦皇穷八垠。
焉知淡泊水,可沃灵台焚。

《感秋 其十三》是明朝诗人陈子升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1. 大块覆群迷
  • “大块”:指大自然。
  • “覆群迷”:覆盖着所有的人,使他们迷惑。
  • 诗句描述自然的伟大力量覆盖和影响了所有人的心智与生活。
  1. 畴能会其妙
  • “畴”:古代对人的称呼。
  • “会”:理解、领悟。
  • “其妙”:其中的深意。
  • 表达作者对自然奥秘的理解和领悟。
  1. 狂夫每如醉
  • “狂夫”:指行为狂放的人。
  • “如醉”:形容他们像喝醉了一样。
  • 描述了某些人在自然面前失去控制,仿佛被迷醉。
  1. 至人独先觉
  • “至人”: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 “先觉”:首先觉悟。
  • 强调只有那些达到一定精神高度的人能够先于其他人觉醒并欣赏到自然之美。
  1. 草木养气体
  • “草木”:自然界的植物。
  • “养”:养育、滋养。
  • “气体”:这里指生命力或精神。
  • 表明自然界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生命所需的氧气和养分,滋养着我们体内的生命力。
  1. 金石驻精魂
  • “金石”:坚固的物质。
  • “驻”:停留。
  • “精魂”:精神和灵魂。
  • 表达了自然界的坚硬物质(如石头、金属)能够守护和稳定人的精神。
  1. 多岐但驱车
  • “多岐”:道路众多。
  • “但”:只是。
  • “驱车”:驾车旅行。
  • 表示尽管有无数的路径可选,人们只需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一条路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1. 孰踵玄玄门
  • “孰”:谁。
  • “踵”:跟随,紧随。
  • “玄玄门”:玄妙的门径。
  • 表达了追随那些真正智慧与真理的道路的重要性。
  1. 汉武志三岛
  • “汉武”:即汉武帝刘彻,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
  • “志”:志向、追求。
  • “三岛”:传说中位于大海中的三个仙岛。
  • 反映了古人对于探索未知领域和超越自然极限的向往。
  1. 秦皇穷八垠
  • “秦皇”: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统一大业的帝王。
  • “穷”:到达尽头。
  • “八垠”:泛指广大的空间或领域。
  • 表达了秦始皇对于征服广阔土地和领域的雄心壮志。
  1. 焉知淡泊水
  • “焉知”:哪里知道。
  • “淡泊”:恬淡简约,不浮躁追求名利。
  • “水”:此处比喻自然之水。
  • 反映了作者对于简单生活与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物质欲望的追求持批判态度。

陈子升的《感秋其十三》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深刻展现,也是对现代人如何面对快节奏生活中的精神需求的一次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