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长笛起愁声,沧海离杯感故情。
宾馆芰荷清夜语,乡山砧杵暮秋行。
浮云北去无踪迹,旅雁南归有弟兄。
莫叹蹉跎向年少,古人白首尚躬耕。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通过“青门”“沧海离杯”“乡山”“旅雁”等意象表达了对林十一的依依惜别之情,并抒发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答案】

(1)送别友人时吟诵此诗。“青门”指长安城北门;“长笛”指送别时吹奏的曲子;“起愁声”,即曲中有哀婉之音。

(2)以离别为题,借别筵上酒宴而抒离别之情。“沧海”句,写别离之时,饮尽离别之觞,不胜悲凄之情;“感故情”三字点明题意。

(3)“宾馆”二句写别筵上的宴会。“芰荷”两句写宴会上的情景:清夜宴席中有人唱着歌儿、咏着诗,又听到远处传来了砧声,这是秋天的景色。“芰荷”(即荷叶),指宴会中的歌舞;“清夜”一句,写宴会上饮酒赋诗之情景。“乡山”二句写饯行时的情景:傍晚时分,有家信来,知道家乡的秋收已近完毕,而自己却远游在外,不免惆怅。“乡山”指故乡所在的山;“砧杵”指民间捣衣用的石制或木制的棒槌和杵头,这里代指家乡的捣衣之声;“暮秋”句,说此时是黄昏时节。

(4)“浮云”二句想象友人归途中的情况。“浮云北去”二句写友人离去后的情景:友人像浮云一般飘然北去,不知所踪;又像大雁一般南飞,但又有兄弟相伴。

(5)“莫叹”二句勉励友人。“莫叹”二句劝慰友人不要因年岁增长感到悲伤;“蹉跎”二句激励友人要立志于农事。“蹉跎向年少”二句,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年轻而虚度时光,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发奋图强。“古人白首”四句,是说古代的读书人往往到了晚年才从事农业劳动。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全篇紧扣题旨——送别林十一归隐。开头两句从听觉角度描写送别的场面,突出送别时的悲哀心情。第三联转入视觉角度,描绘出一幅晚秋送别的图景。最后两句以古人为榜样,勉励朋友珍惜光阴,奋发努力,不要辜负韶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