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冱长空断雁呼,水声摧岸杂风蒲。
扁舟卧听三更雨,一苇难航九里湖。
绕榻波涛归梦短,隔林烟火远村孤。
人生何必江山险,咫尺离家即畏途。
诗句释义与分析:
- “云冱长空断雁呼,水声摧岸杂风蒲”:
- “云冱长空”描绘了天空中厚重的云层,暗示天气的变化或不稳定。
- “断雁呼”形象地描述了大雁因天气原因无法正常飞翔,发出断裂般的叫声。雁通常在秋天南飞,而这里的“呼”字,可能意味着雁群在恶劣的天气中挣扎。
- “水声摧岸杂风蒲”则进一步描述了湖面与河岸的声音,其中“水声”和“风蒲”(即风中的芦苇)增添了一种凄凉和不安的氛围。
- “扁舟卧听三更雨,一苇难航九里湖”:
- 描述了一个静夜中的孤独场景,诗人独自躺在小船中,听着深夜的雨声,感到十分孤单和无助。
- “三更”指的是深夜,通常这个时间人们已经休息,而诗人却依然醒着,反映了他可能因某种原因未能安眠。
- “一苇难航九里湖”表达了由于湖面宽广且波涛汹涌,即使是最微小的船也无法通过。这强调了环境的严峻和旅途的艰难。
- “绕榻波涛归梦短,隔林烟火远村孤”:
- 这里描绘了一幅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图景。诗人可能在湖边的小屋中,窗外的波浪和远处的村落都显得那么遥远和陌生。
- 通过“隔林烟火”,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生活的深切思念。虽然身处异乡但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 “人生何必江山险,咫尺离家即畏途”:
-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他认为不必过分追求江山的美丽和危险,因为即使身处不远的距离也可能感到害怕。
- 诗人通过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哲理,即真正的勇气和智慧在于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困难时能够保持坚定和从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变化。从“阻风宿九里湖”开始,诗人就设定了一个充满挑战的旅程背景,为后面的抒情和哲理提供了基础。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场景刻画和深情的自然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提醒人们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更应该珍惜身边的亲情和友情,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