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自何来,吹我檐下竹。
更阑客已散,夜色悽可掬。
起行照疏灯,履影不愧独。
百年已强半,大梦才信宿。
老作负辕驹,无疑我何卜。
圆影有盈虚,逝水无终复。
天道良不私,吾人自倾覆。
岂无径路趋,思之亦云熟。
这首诗是诗人在初度之日与朋友饮酒散席后独自坐读李白《紫极宫诗》有感而作。全诗共10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西风自何来,吹我檐下竹。
更阑客已散,夜色悽可掬。
起行照疏灯,履影不愧独。
百年已强半,大梦才信宿。
老作负辕驹,无疑我何卜。
圆影有盈虚,逝水无终复。
天道良不私,吾人自倾覆。
岂无径路趋,思之亦云熟。
注释:西风来自何处,吹拂在我的屋檐下的竹子。更深夜阑,宾客已经散尽,夜晚显得凄凉可掬。起身行走照亮稀疏的灯光,脚步的影子不感到惭愧孤独。人生已经过了一半,短暂的梦境才开始相信有结束的时候。年老时就像驾车的奴隶,没有疑问我的命运该如何安排。圆形的影子有时明亮有时暗淡,流逝的水总是不停地向前。天理并不偏私,我们的命运是自己颠覆的。难道就没有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吗?思考之后也觉得很熟识了。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初度日与朋友饮酒散席后独自坐读李白《紫极宫诗》有感而作。全诗共10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天理的质疑。整首诗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