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凉思集,依依炎景流。
西风吹木叶,秋色满蘋州。
伊人何所怀,掇棹自夷犹。
青山在蓬底,白云宿船头。
沧波渺然去,仰见天汉浮。
飞尘暗岐路,回首正悠悠。

【注释】

凉思:凉爽的思绪。依依:依恋,不忍离去的样子。苹州:地名,在今湖北公安县东。伊人:指所思念的人。掇棹:系船。夷犹:徘徊,犹豫不决。蓬底:草堂。苍山:青色的山脉。篷头:船上的篷帐。沧波:沧海。天汉:银河,即天河。岐路:岔路,分路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开元二十一年(733)秋作于夔州(今属四川奉节县)。当时李白因得罪权贵而受牵连,正在流放途中,心情郁闷。这首诗就是写他流放途中的见闻。

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从“凉思”生发,又以“凉思”收结,首尾相衔。开头二句是说,凉意袭人时,诗人便想起故乡的亲人;想到要离开故乡,心中不禁依恋不舍。这两句点出题意,为后文作铺垫。三、四两句紧承上文,进一步描绘凉思的情景。西风吹落了树上的叶子,秋天的景色也染上了浓重的色彩。这里着一“满”字,使景物显得更加鲜明。以下四句写诗人在船上徘徊不已,心绪纷乱。青山远在船底,白云已飘到船头上。这两句既写了远景,也写出了近景。接着又由眼前之景写到对家乡的怀念。最后一句写诗人仰视天空,看到银河从头顶上方流过。飞尘暗了歧路,回首间只见悠悠远去的江水。这是写诗人流放途中的所见所感。

这首诗写得平实自然,不事雕琢。但读来却有一种深沉的哀思萦回于心头。

第一联“稍稍凉思集,依依炎景流”,是说,当清凉的思念逐渐聚集时,依依不舍的炎热的阳光已经渐渐流去。

第二联“西风吹木叶,秋色满蘋州”,是说,西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秋色已经布满了整个蘋州。这两句描写了秋天的景色。

第三联“伊人何所怀,掇棹自夷犹”,“伊人”指的是诗人所思念的人,“夷犹”是犹豫的意思。是说,我思念的人啊,你究竟怀着什么心思?我只好系好船桨,在船上犹豫不决地徘徊。

第四联“青山在蓬底,白云宿船头”,“青山”指的是高高的青山,它仿佛藏在船底一样。“白云”指的是天上的白云,它已经飘到了船上。这两句描写了作者流放途中所看到的景色。

第五联“沧波渺然去,仰见天汉浮”,“沧波”指的是深蓝色的海水,它远远地流去,只能仰着头见到天汉在水面上浮动。这两句描写了作者流放途中所看到的大海景象。

第六联“飞尘暗岐路,回首正悠悠”,是说,飞尘遮蔽了岔路,回头看去,只见悠悠的长河。这两句描写了作者流放途中所看到的河流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