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实大节,一门全者稀。
桓桓卞将军,父子兼有之。
伊昔晋祚衰,狂猘纵横驰。
秉国既非人,清谈了无施。
台城一失守,生民坠涂泥。
九庙震戎马,坐睹纲常夷。
将军旧忠勇,悉力举义旗。
挥戈指逆贼,捐躯竟难支。
彼惟眕与盱,赴难甘于饴。
亲既为国死,誓以身相随。
哀哉贤父子,至行全民彝。
迩来千馀年,荒坟屹累累。
我行访遗事,徘徊冶亭西。
英风撼宰木,烈节昭穹碑。
九原不可作,再拜双泪滋。
世事几更代,令名日月垂。
因之感予怀,吾将以为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谒卞将军墓》。
诗句释义:
- 忠孝实大节,一门全者稀。 —— “忠孝”指的是忠诚和孝顺,“大节”指的是伟大的品德和节操。“一门全者稀”意为忠诚孝顺的人很少。
- 桓桓卞将军,父子兼有之。 —— “桓桓”形容卞将军的威武。“父子”指卞将军和他的儿子。“兼有之”意为同时拥有。
- 伊昔晋祚衰,狂猘纵横驰。 —— “晋祚”指的是西晋的国运。“狂猘”指的是凶猛的动物。“纵横驰”意为到处奔逃。
- 秉国既非人,清谈了无施。 —— “秉国”指的是掌握国家政权。“非人”意为没有人能胜任。“清谈了无施”意为高谈阔论没有用。
- 台城一失守,生民坠涂泥。 —— “台城”是南京的古称,后来被攻破。“坠涂泥”意为陷入困境。
- 九庙震戎马,坐睹纲常夷。 —— “九庙”指的是帝王的宗庙。“震戎马”指遭受战争的破坏。“纲常夷”意为道德、礼仪被破坏。
- 将军旧忠勇,悉力举义旗。 —— “忠勇”指的是忠诚勇敢的品质。“悉力”意为全力以赴。“举义旗”指举起正义的旗帜。
- 挥戈指逆贼,捐躯竟难支。 —— “挥戈”意为挥舞武器。“逆贼”指的是背叛的人。“捐躯”意为牺牲自己的生命。“竟难支”意为最终难以支撑。
- 彼惟眕与盱,赴难甘于饴。 —— “眕”和“盱”都是古代对人的称呼。“赴难”指的是奔赴危险的地方。“饴”意为甜蜜的食物。“甘于饴”意为乐于吃苦。
- 亲既为国死,誓以身相随。 —— “亲”指亲人。“既为国死”意为已经为国家牺牲。“誓以身相随”意为誓言跟随在旁,保护亲人。
- 哀哉贤父子,至行全民彝。 —— “哀哉”意为悲哀啊。“贤父子”指的是贤明的父亲和儿子。“至行全民彝”意为高尚的行为和全民的榜样。
- 迩来千馀年,荒坟屹累累。 —— “迩来”意为最近。“千馀年”指一千多年来。“荒坟”意为荒芜的坟墓。“屹累累”意为矗立着。
- 我行访遗事,徘徊冶亭西。 —— “我行”意为我正在行走。“冶亭”是地名,位于今江苏南京市秦淮区。“徘徊”意为徘徊不前。
- 英风撼宰木,烈节昭穹碑。 —— “英风”指英勇的气概。“宰木”是祭祀用的木材。“烈节昭穹碑”意为崇高的节操照耀着苍穹的墓碑。
- 九原不可作,再拜双泪滋。 —— “九原”指墓地。“不可作”意为不可以做某事。“再拜双泪滋”意为两次下拜,眼泪湿润了双手。
- 世事几更代,令名日月垂。 —— “世事”指世事变迁。“更代”意为交替替换。“令名”指美好的名声。“日月垂”意为如日月光照耀大地。
- 因之感予怀,吾将以为师。 —— “因之感予怀”意为因此感慨我的情怀。“吾将以为师”指我愿意将他们作为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