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下承明发,尽日王维画里行。
到此溪山愈幽绝,令人想见谢宣城。
【注释】
1.宣州:今属安徽。道中:在旅途中。二首:指《宣城送裴坦南归》诗共两首。
2.雨花台:在南京市西南,相传南朝梁武帝时曾在此筑台种花,故名。承明:汉宫殿名,此处指皇宫。
3.尽日:一整天。王维画里行:王维的画中有行走一天的人。
4.谢宣城:南朝诗人谢朓,字玄晖(一作孝源),宣城郡(治所今安徽宣城)人。
【赏析】
这首诗是写送别裴坦南归,并借以自况。
首联两句写送别的场景和心情。“雨花台下承明发”是说从皇宫出发。“尽日王维画里行”意思是整天就像王维在画里的行走一样。这两句写自己的心情,即对这次送别充满了惆怅,好像在画中度过一整天,又像王维那样在画里行走了一天。
颔联写沿途所见,景色幽美绝伦,令人想起谢朓。“溪山愈幽绝”的意思是溪水山色更幽美绝伦。“谢宣城”一句是说这里的风景如此幽美绝伦,使人想起了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谢朓。这一句用典,既赞美了友人,又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语言流畅自然,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