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正明时初夜永。
叶落中庭微见影。
小立听蛩声,曾不觉、露侵衣冷。
沉吟入梦风吹醒。
远闻鸮、深宵心警。
解意是灯花,依依守著愁人寝。
【注释】:
- 秋夜:指秋天的夜晚。
- 月正明时:月亮正圆之时。
- 初夜永:深夜。
- 叶落中庭微见影:叶子在庭院里微微可见影子。
- 小立:稍微站一下。
- 蛩(qióng):蟋蟀。
- 解意:理解心意,即理解灯花的意思。
- 依依:依恋的样子。
- 深宵:深夜。
- 心警:心里警觉、害怕。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全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首联“月正明时初夜永”,描绘了初夜的月光明亮,时间也显得特别漫长。这里用“月正明时”来形容月光的明亮,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初夜永”则表示这个夜晚非常长,让人感觉时光仿佛停滞了一般。这句诗以景起,为后文的抒情作铺垫。
颔联“叶落中庭微见影”,“叶落中庭微见影”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落下,只留下一些残影在庭院中。这里的“微见影”既形容了落叶之多,又暗示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这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颈联“小立听蛩声,曾不觉、露侵衣冷”则是对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诗人在秋夜中静静地站着,聆听着蟋蟀的声音。然而,由于蟋蟀的叫声过于凄切,以至于他都没有察觉自己已经感到了寒意,连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尾联“沉吟入梦风吹醒”,“沉吟入梦”意味着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难以自拔。而“风吹醒”则表明风将诗人从梦中唤醒,让他重新面对现实。这句诗以梦境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远闻鸮、深宵心警”中的“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猫头鹰),常常被用来象征危险或恐怖。诗人在深夜听到鸮的叫声,内心不禁感到一阵恐慌。这句诗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色彩,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最后“解意是灯花,依依守著愁人寝”则是对诗人情感的总结。他明白灯花的摇曳代表着即将到来的黎明,于是更加珍惜这难得的安宁时刻。然而,他的心中仍然充满了无尽的忧愁,无法入睡。这句诗巧妙地将灯花与诗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