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初收绝点埃,煌煌凤节出南台。
长林怪鸟啼犹急,孤屿妖氛郁未开。
减灶谩怀虞诩策,运筹谁是子房才。
薇垣诸老方盘乐,肯念嗷嗷鸿雁来。
【解析】
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理解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对全诗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关键字词的含义的理解。这道题目的考点是诗歌的形象。形象是诗歌的重要组成元素,它包括抒情主人公、具体形象、环境描写和意象等。鉴赏诗歌的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看是否具有生动性;2.看是否具有新颖性;3.看是否具有独特性;4.看是否具有含蓄性。解答时要注意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
译文:
雨后初晴,大地干净一尘不染,皇帝的车驾在南台出发。
凤凰车驾经过长林寺,听到树林里传来的怪鸟叫声,好像在说:“陛下要过我,我也要过你。”
长林寺里的怪鸟还在叫个不停,孤屿上仍然弥漫着妖气。
汉文帝曾采取退军减灶之计以摆脱匈奴的围追堵截,韩信也曾运用运筹帷幄之策战胜了项羽。
现在皇上却要远离朝廷,远赴闽中,让大臣们怎样不思念啊!
赏析:
“宿雨初收绝点埃”一句,诗人写皇帝的车驾在南台出发前,天空刚刚放晴,雨后天晴,尘埃落定,显得格外清新洁净。一个“初”字,说明雨后刚过,还残留着雨意,但空气却变得十分新鲜,令人感到舒畅。“煌煌凤节出南台”,诗人用“煌煌”“凤”来修饰“节”,使“节”更加庄重,也表现了皇帝车驾出行的威风,“煌煌”二字,更是渲染了皇帝车驾出行时的盛况。“煌煌”一词,历来多用来描绘帝王的仪仗、旌旗、服饰等物事的华丽光彩。而“凤”则是中国古代吉祥的瑞禽。凤与凰同为百禽之王,鸾为百鸟之长。凤凰的出现,象征着吉祥,故古人常称“凤鸣朝阳”为“天下太平”。凤是古代帝王象征权力与权威的动物。凤鸟的出现,预示着皇帝将要南行,因而“煌煌凤节出南台”便意味着皇帝将南巡。“煌煌凤节出南台”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也为下句“长林怪鸟啼犹急”“孤屿妖氛郁未开”作了铺垫,也为下文“减灶谩怀虞诩策”“运筹谁是子房才”“薇垣诸老方盘乐”等句作了伏笔。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而来,进一步描写了皇帝车驾出行的情景。“长林怪鸟啼犹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长林寺里传来的怪鸟叫声,好像在说:“陛下要过我,我也要过你。”这一声声急促的鸣叫,似乎在催促皇帝的车驾快点过去。“孤屿妖氛郁未开”,诗人则描写了孤屿上的妖怪还未散去,气氛依旧阴霾不散。“减灶谩怀虞诩策,运筹谁是子房才”,“减灶”一词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刘邦率兵攻打咸阳时,项羽引兵西进,到达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向项王献计说:“刘邦入关后,烧掉了栈道,表示不再回秦地了,我们不如派兵把他消灭掉。”项王认为有理,就派兵把守函谷关。刘邦知道消息后,派人送给项羽一条计策说:“您在山东举事以来,跟楚国有深仇大恨,今天又杀了将军,又立诸侯为各王。您和楚军相持了五六个月,军中士兵已经疲惫不堪了。如今,我军虽小,却足以打败楚军。如果我们能先占领函谷关,就可以阻挡住楚军的进攻。如果项羽不同意,我们就趁他没到之前,先占领荥阳以东的地方。这样既可以向东进军占据敖仓的粮食,又可以切断楚军的后勤补给线。然后再派兵向北进攻燕赵,向南进攻韩魏。等到各路诸侯都归附我们之后,再回过头来向西进攻奏朝,这样就能一举灭亡他们。如果您不同意的话,那我就率领军队向西进攻您的国都长安。”项羽听后觉得有理,于是取消了原来的计划。范增见项羽不肯听从他的计谋,就找来一个名叫张良的人,给他一块玉璧说:“你拿着这块玉璧去跟项王谈判吧。”张良来到鸿门宴上,项羽让他坐在坐席上,范增让他鼓瑟。张良心想:项王为人好猜忌,喜欢怀疑别人。如果我像当年跟随项伯那样替别人解难的话,那么我一定不会被杀害了。于是他便起身击破了玉璧,表示无意与项王为难,并借机逃走。刘邦后来平定了三秦并建立了西汉王朝,被封为汉王。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建议,把项羽的部队打得大败。范增气得拔剑而起说:“竖儒乃能作此安刘之计耶?”(竖儒指刘邦)刘邦听说这件事后感慨万分地说:“竖儒乃能如是乎!”(竖儒指范增)范增只好收回自己的宝剑,怒气冲冲地说:“天下大定,诸侯皆灭矣,唯公居山东耳。”(只有你在山东)于是项羽决定杀掉刘邦。范增找来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关而据天下陈留之地,尽王梁宋之间,使四海之内皆臣于君。今君得张良,若拥数万之众,长驱西入关,则秦亡不足虑矣。”于是项庄舞剑起舞,趁机刺杀了刘邦。范增见项羽不听他的计谋,就找来一个名叫项伯的人,给他一块白布说:“你带着这块白布到军中去告诉众将领说:‘沛公没有罪,击杀他的人是有罪的。’”项伯连夜赶到军中,把这件事告诉了张良。张良于是带着白布去见刘邦,刘邦谢绝了他的帮助。第二天早晨,张良到军营门口拜见樊哙说:“昨日之交,今日之道。”(昨天我们是朋友,今天我们是敌人)于是张良就辞别了刘邦。樊哙等人一起随从刘邦到了彭城。项羽得知消息后大怒说:“谁给你送来的信?快给我杀了他!”张良说:“这是鸿门宴上的宾客所给的信。”项羽让人把张良找来对他说:“敬亭侯头特别容易受伤害,我想和他交换一下位置。”(敬亭侯是刘邦的官名)于是把项羽的头上的帽子摘下来交给张良说:“敬亭侯头容易受伤,我与你交换一下位置怎么样?”张良说:“好吧。”于是把项王的头交给项羽说:“谨奉大王之命前来送信。”项羽听了很生气地说:“好的。”于是项王下令左右侍从人员将刘邦抓起来捆绑起来准备杀掉他。范增赶紧上前抓住项羽的衣袖说:“君王一定要听取谋臣的意见啊。现在项王手下有亚父范增、钟离昧、龙且等几位谋士。现在项王不听他们的计策,反而听信妇人的话。”于是项王杀进了鸿门宴上,最终杀死了刘邦。范增见项羽不肯听从他的计谋,便找来一个名叫项庄的人给项羽献计说:“大王和夫人在这里饮酒,军中有小人想进来偷走大王的宝器。”项庄说:“我可以帮大王舞剑助兴。”于是项庄就拔剑起舞。项伯也找来一名壮士挡在了项羽面前说:“他是我的兄弟。”项羽听了很高兴。项伯便把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那名壮士。这样一来,两人就相互掩护着。就这样,两个谋士互相掩护着,直到天亮才离开。范增见项羽不肯听从他的计谋,便找来一个名叫张良的人给项羽献计说:“大王您现在正喝得烂醉,可以请来一个美女给您斟酒。”说着便找了个美女给项羽斟酒。项羽一见美女来了便高兴得手舞足蹈。美人斟完酒后问项羽:“大王为什么久久地不喝酒呢?”项羽说:“可以让我看看你的舞姿吗?”美人说:“遵命”。于是美人就跳起了舞蹈。一会儿功夫,美人就跳完了舞。她站起来对项羽说:“大王您看我跳的这个舞蹈好吗?”项羽说:“好极了!”说完就把美人赐给了张良。张良接过美人后转身要走时突然抽出短剑刺死了美人。项羽见了大怒道:“小子无礼!”于是拔出剑追赶张良。这时有人告诉项羽说:“沛公有约在先,他不敢背叛盟约啊!”项羽说:“那怎么能没有凭据呢?”项伯连忙解释:“是这样的:当初我和张良约定好了,如果他不能归还我女儿,那么你们就来攻打他吧。”项羽一听这话马上止住了追过来的脚步。张良听到这个消息说:“幸亏我跑得快啊!”于是张良就带着美人的头去见刘邦了。范增见项羽不肯听从他的计谋,便找来一个名叫陈平的人给项羽献谋说:“现在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有大量精兵猛将。可乘机派一位有才能的人前去游说诸侯,让他们共同起来造反。”于是项羽就派使者前往齐国去了。齐王田荣果然联合各国诸侯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