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蹉跎雪满颠,官家有诏许求仙。
夜眠不作湘云梦,晓讽应忘璧月篇。
好共采鸾游漭沆,休教飞燕妒婵娟。
碧桃花底吹笙处,犹似承恩侍御筵。

【赏析】

《唐才子传》卷四:“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开元中进士第。”《旧唐书》卷一九0《高适传》:“天宝十一载,以渤海郡司马同制入京。时朝贵多出郊外游赏……上御勤政楼观歌舞杂戏。自春至夏,百馀日方罢。后复御光顺门楼,与杨氏诸姊妹会宴。时内人有善吹笛者名李龟年,善歌,特召居上阳宫,称‘内人’,号“乐内”。又诏宫女三百人于太官监习法曲,声部皆本李蔡之上。上每听之,大悦:‘尽人之欢,甘人之剂,使美人激扬羽调,取得殊殊之音。所以风汉魏、祖唐、晋、宋之声,皆感天地而动神人。”

这首诗就是写唐玄宗在皇宫里为宫女们举行道场,让她们学仙,学习《湘云赋》、《璧月篇》等诗歌,好共采鸾游漭沆,休教飞燕妒婵娟的诗作。此诗是拟唐代宫体诗人所作《送宫人入道诗》之一首。全诗八句,每句五字,韵律整齐,节奏明快。前四句写宫中女官们入道的情景和她们的心情。“金屋蹉跎雪满颠”,言宫中女官们在华丽的金屋里消磨光阴,不知不觉间已是白雪覆盖了台阶。这一句写出了女官们的无聊。“宫家有诏许求仙”,言宫中有诏令允许她们学道求仙。这是一句点题之笔,表明了诗人要写的对象。“夜眠不作湘云梦,晓讽应忘璧月篇”,言女官们夜间不睡做梦,早晨起来吟诵诗句。这两句写女官们的入道生活,也点明了她们的入道原因——为的是学道求仙。后四句写女官们在道场中的生活。“好共采鸾游漭沆”,“好”字用得极妙,说明女官们很愿意这样,而且心情愉快。“采鸾游漭沆”即指道场。“采鸾游漭沆”是说女官们在一起游玩道场;“休教飞燕妒婵娟”,是说女官们不要象被嫉妒的飞燕那样妒忌别的宫女。飞燕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的别称,这里比喻嫉妒心强的女官。这二句是写女官们在道场中的生活和她们的心情。

这首诗写得非常巧妙,它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湘云赋》是屈原的作品,《璧月篇》也是一首咏月诗,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作品,因此作者用它们来写女官们入道生活,既显得文雅又富有感情色彩。同时,诗的最后二句,巧妙地用了一个典故——“飞燕妒婵娟”,用来比喻那些嫉妒别人的女官。

全诗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是一首成功的宫体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