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崇且秀,间气钟名贤。
卓哉卜氏子,允为群彦先。
讲道师元圣,颜冉同周旋。
序诗发微旨,传易探幽玄。
岂惟富文学,垂训多格言。
悠悠千载下,斧屋尚岿然。
我欲薙荒秽,采蘋荐寒泉。
九原如可作,愿言为执鞭。
【注释】
晋阳怀古 其一:怀念卜子夏。
怀卜子夏:指怀念卜子夏的才华和德行。
崇且秀:高而且美。
间气:贤良之士所生之年月,亦泛指时运。
允为群彦先:确实能成为众人之首。
讲道师元圣:研究学问,崇尚儒家圣人孔子。
颜冉:即颜回(huī),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
序诗发微旨:序诗中表达深意。
传易探幽玄:传授《易经》中深奥的道理。
岂惟:难道只是。
富文学:富有文学才能。
垂训:留下教诲。
多格言:有很多值得学习的话。
悠悠千载下:在漫长的岁月里。
斧屋:古代的一种房屋结构,以大木为柱,外涂以土而成,象征坚固。
我欲薙荒秽,采蘋荐寒泉:我想铲除杂草,用野菜来供奉泉水。
九原:墓地。
如可作:如果能这样做。
愿言:愿意如此。
执鞭:驾驭马,此处比喻做官。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历史上著名学者、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卜子夏的怀念之作。作者通过对卜子夏的生平事迹及其成就的回忆,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己未能追随他学习而深感遗憾的感慨。
首联“龙门崇且秀,间气钟名贤”,描绘了卜子夏所处的龙门地区山势雄伟、风景秀丽,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出了一代代杰出的人才。这既是对卜子夏个人才能与品德的高度赞扬,也为全诗定下了庄重肃穆的基调。
颔联“卓哉卜氏子,允为群彦先”,则进一步颂扬了卜子夏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他不仅具有高超的学识,更以高尚的人格和谦逊的态度成为了众多士人的楷模。这一联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卜子夏的敬仰之情。
颈联“讲道师元圣,颜冉同周旋”,进一步描述了卜子夏与孔子等儒家圣人的深厚友谊以及他在学术研究中所遵循的儒家传统。这既体现了卜子夏的学识渊博,也展现了他对于儒家经典的严谨态度。
接下来四句“序诗发微旨,传易探幽玄,岂惟富文学,垂训多格言”,则是对卜子夏学术成就的进一步阐述。诗人认为卜子夏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能够深入挖掘《易经》的精髓,传播儒家思想,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诲。这些教诲对于后世的学者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尾联“悠悠千载下,斧屋尚岿然”,则表达了诗人对卜子夏的怀念之情。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但他的精神依然在人们的心中屹立不倒。而“我欲薙荒秽,采苹荐寒泉”两句更是诗人内心独白的写照,表达了自己想要追随卜子夏的脚步,铲除世俗的污浊,用清纯之心来供奉天地之间清澈甘美的泉水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通过赞美卜子夏的才华和品德,以及对其学术成就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伟大学者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