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光日以曀,群阉弄王纲。
忠贤弃野泽,憸狡登岩廊。
李范秉清论,侃侃扶天常。
岂知稽天浸,一苇讵能航。
夫子明且哲,允为万夫望。
匪夷亦匪惠,相时慎行藏。
终然脱奇祸,冥鸿恣高翔。
瞻乌止谁屋,感此怀悲伤。
中郎发潜德,千载扬休光。
这首诗是晋阳怀古系列之二,题为《怀郭林宗》。
诗句翻译与注释:
炎光日以曀,群阉弄王纲。
【译文】太阳的光芒渐渐昏暗,一群宦官玩弄着国家的政权。
【注释】“炎光”指光明,这里比喻政治清明。“阴”意为阴暗,暗喻宦官当权。“王纲”即国家的统治和秩序,此处指代国家政权。忠贤弃野泽,憸狡登岩廊。
【译文】奸臣被抛弃在野地,狡猾的人爬上了朝廷的高官位。
【注释】“忠贤”泛指奸臣,特指当时的权臣严嵩等人。“憸狡”形容奸邪狡猾之人。“野泽”指荒野之地,这里比喻被排挤的忠诚人士。“岩廊”指朝廷高官,象征朝廷中的腐败势力。李范秉清论,侃侃扶天常。
【译文】李范坚持公正的理论,坚定地维护着天道。
【注释】“李范”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人物或典故。“清论”指公正的言论。“侃侃”意为坚定不移,这里用来形容李范坚守原则的态度。“天常”指自然法则和宇宙规律。岂知稽天浸,一苇讵能航。
【译文】难道知道天地之间有阻隔,一根芦苇怎能渡过大海?
【注释】“稽天浸”意指阻碍重重,难以逾越。“一苇”指一根芦苇,象征微不足道的力量。“讵(jù)”意为哪里、怎么,强调不可能。夫子明且哲,允为万夫望。
【译文】老师明智而且贤达,确实值得万人仰望。
【注释】“夫子”是对年长者或学者的尊称。“明且哲”形容老师既聪明又智慧。“万夫望”意味着受人尊敬和仰慕。匪夷亦匪惠,相时慎行藏。
【译文】不是那些高尚的人也不需要什么智慧,而是要根据时机谨慎行事隐居。
【注释】“匪夷”指非一般的人,可能是指那些道德高尚但行为低调的人。“匪惠”意指不需要智慧,可能是说这些人并不需要过多的才智,而是凭借德行和隐逸的生活态度。“慎行藏”意为要小心行事,注意隐藏。终然脱奇祸,冥鸿恣高翔。
【译文】最终摆脱了奇异的不幸,像大雁一样高飞自由。
【注释】“终然”意为最终,表示经过一系列困难或波折后终于解脱了。“冥鸿”指自由自在的大雁,这里比喻摆脱了束缚的人。“恣高翔”意为尽情飞翔,不受限制。瞻乌止谁屋,感此怀悲伤。
【译文】望着乌鸦停在谁家屋顶,感慨万千内心充满悲伤。
【注释】“瞻乌”指的是观察乌鸦。“止”在这里有停留的意思。“谁屋”即是谁家的房屋。“感此怀悲伤”表达了作者因看到乌鸦而引发的悲伤情感。中郎发潜德,千载扬休光。
【译文】中郎公发掘了深藏的美德,千年之后仍然照耀着辉煌的光辉。
【注释】“中郎”通常指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蔡邕,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音乐家。“发潜德”意指发掘深藏的美德。“千载”表示经历了很长时间。“扬休光”意味着这些美德和才华得以传承并被世人所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和对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郭林宗等正直人物与奸佞之徒的不同命运,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的道德沦丧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自己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正义力量的赞美。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