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树,小雨望中疏。长笛如闻桓子野。
青山不见谢夷吾。随意酒家胡。

【注释】南朝:指南朝的陈国,在今南京市一带。桓子野:即桓玄,东晋初年著名的文人。谢夷吾:即谢安,东晋政治家、名士,曾为建康令。

望江南·白门道中遇江使乐营

南朝树木多疏落,细雨蒙蒙看不够。长笛声里仿佛听桓子野吹奏。青山翠绿难再见,谢公故宅也难觅。任我醉舞胡姬家,不问江山多少事!

赏析:

这是一首写江南风光的词。上片首句“望江南”三字点明地点是白门道中,而“白门”,正是金陵(今南京)古称。下片写游兴未尽,仍意犹未尽地畅饮于胡姬家。

这首词是作者在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秋天游金陵途中所作。当时,词人途经白门道中,偶遇一位江南使乐的人,遂与之饮酒作歌。此词即为此宴别而作。上片写对江南风光的喜爱,抒发了与友人同游时的愉快心情;下片写离别时依依不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词情调欢快,充满生活气息。

上片开头二句,描绘了一幅雨后春江图。“望江南”,是唐教坊曲名,这里泛指旅途中所见江南风光,也就是词人所要表现的主题。“南朝树”,点出地点在金陵一带,因为金陵有南朝的旧迹,所以称为南朝。“小雨望中疏”,描写了雨后的景色:小雨淅沥,江面显得空阔而迷蒙。“疏”字用得很好,它不仅写出了江面的空旷,而且写出了江风拂面,吹得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长笛如闻桓子野”,这一句是说:听到长笛悠扬的音调,就像听到了桓温的箫管一样美妙。桓温是南朝有名的风流才子,他善吹洞箫,人们常以“桓洞”来形容他的音乐才华。这里的“桓子野”是指桓温。这句的意思是,看到眼前这位吹笛人的高超技巧,就仿佛看到了桓温当年吹箫的风采。

下片开头“青山不见谢公”,意思是说:青山依旧,可是谢安已去多年,再也看不到了。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臣,他曾任建武将军,镇守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他为人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他晚年退隐乡里,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里所说的谢公,就是谢安。这句说的是:现在看到的是一片青山绿水,但再也见不到谢安当年那一派清新秀丽的山水之景了。词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随意酒家胡”。意思是:在这里随便喝个酒,尽情地享乐吧!“胡姬”是唐代对女子的一种称谓,这里指的是胡人的女子们。她们常常陪客人喝酒作乐。“胡”字在这里既表示了对西域胡人的喜爱,又含有了对西域胡人歌舞的赞美。

这首词写得非常生动活泼。作者通过对江南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全词风格开朗、豪放,充分体现了晚唐词的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