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银波,漏残人尽,寥寥天籁无声。寒窗孤影,独自对残灯。无限凄凉旧事,细追思、黯黯伤神。问姮娥、何因生我,弱质太凋零。
凋零。当此际、空梁悬影,谁与招魂。但留得者番,身后空名。此去黄泉前路,杳茫茫、指示无人。惟杖此,一痕冷月,送我去寻亲。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把握诗中重要意象和关键语句,理解诗歌的情感,最后分析其作用或效果即可。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意,注意与注释相结合,还要注意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词上片写词人因思念故国而作的绝命词;下片写词人死后,只有一痕冷月相伴而去寻亲。全词抒发了词人对故国的眷恋以及生死相隔的痛苦之情。
“万里”三句,写景。万里银河,漏尽人尽,寥廓天籁,一片寂静。“银波”,指银河,“漏残”,指天快要亮了。“寒窗孤影”,“独”字突出了词人的孤独凄清。这几句是说,夜已很深,银河已经漏尽,但词人才子还未入睡,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苦思索着往事。“何因”“弱质太凋零”两句,是词人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的悲凉心情。“姮娥”,即嫦娥,传说中月亮里的仙人,这里代指月亮。“生我”,指生下自己这个凡人。“太凋零”,指自己身体太虚弱,承受不了生活的磨难。
“凋零”三句,抒怀。这一句是说,当此时,空荡的屋梁悬挂着影子,无人与我招魂。“留得者番”,即留下的人,“身后空名”指死后没有名声。“此去黄泉”,即前往黄泉路。“指示”两句,设想未来。黄泉路上杳无一人,不知将向何处去。“惟”,只。
“杖此”三句,结句。“杖”,拄着。“一痕”,一点,痕迹。“冷月”,指明亮的月光。“送我去寻亲”,是说,拄着这一根痕迹,我独自前往黄泉路寻亲。
【答案】
①上片写词人在深夜时分,面对窗外的银河、明月和寒窗中的孤影,追忆往昔的种种情景:他思念故乡和亲人,感叹自己的身世飘零、年老体弱,并自问自答,表现出他的悲愁苦闷之情。②下片写词人死后,只有一痕冷月相伴而去寻亲。全词抒发了词人对故国的眷恋以及生死相隔的痛苦之情。③词人以“银波”、“寒窗”、“孤影”等意象勾画出一幅寂静的夜空图景,营造了沉痛悲凉的气氛;又通过“独”、“何”、“弱”等词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及内心的愤慨;最后又用反问句式写出他对未来的忧虑和对亲人的牵挂。④这首词语言凝练含蓄,风格苍凉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