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戍标荆塞,危城见蜀津。
云移三峡暮,江接百蛮春。
行役何时已,音书总未真。
登楼欲有赋,感激独伤神。

夷陵远望

古戍标荆塞,危城见蜀津。

云移三峡暮,江接百蛮春。

行役何时已,音书总未真。

登楼欲有赋,感激独伤神。

注释:

  1. 古戍标荆塞:古老的边塞,用“古”字形容它的悠久历史和沧桑感。标,指标志或标记。荆塞,荆州的边境要塞。
  2. 危城见蜀津:危城,即危险而难以防守的城池。蜀津,指的是蜀地的渡口或者桥梁,暗示了从这个城池可以通往蜀地。
  3. 云移三峡暮,江接百蛮春:云,指云气或天空中的云彩。三峡,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是长江三峡的重要组成部分。暮,傍晚时分。百蛮,指来自四面八方的少数民族。春,春天的意思,这里指春天的到来。
  4. 行役何时已,音信总未真:行役,行走或旅行。已,停止的意思。音信,消息或书信。总,总是,一直。未,没有,不。真,真实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行役无休止的忧虑和对音信真实性的怀疑。
  5. 登楼欲有赋,感激独伤神:登楼,登上高楼或楼台。赋,古代一种文体,以言辞描绘事物,表达情感。感激,受到感动而感到激动。伤神,内心受到伤害或触动。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所以感到非常伤心和失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疆景色和士兵生活的作品。诗人通过对古戍、危城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危险;通过对云移三峡、江接百蛮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到来给边疆带来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行役何时已、音信总未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和士兵生活的无奈和哀伤;通过登楼欲有赋、感激独伤神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感人,是一篇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