贳酒前庄日渐低。鞭梢斜挂壁、卸征衣。同行三俊喜相依。垂杨下,长许控金羁。
河水碧琉璃。垆头风物美、近京畿。徵车欲度日迟迟。沉吟久,三辅故人稀。
【解析】
- 沽酒前庄日渐低:指在涿州时,诗人每日沽酒,饮酒至日暮。沽,买。
- 垂杨下:指在琉璃河时,诗人与同伴们在杨柳下垂钓。垂,挂。垂杨,柳树。
- 长许控金羁:指在琉璃河时,诗人与同伴们骑着马,缰绳长,可以控制马匹,故称“金羁”。
- 征车欲度:指在琉璃河时,诗人与同伴们要渡过官道去长安,所以称“征车”。
- 三辅故人稀:指长安的老朋友很少了。三辅,指长安附近的地方,包括京兆(京)和左、右扶风(翼)。故人,老朋友。
- 沉吟久:指在京师,作者因思念故友而久久沉吟。
- 三辅:指长安附近的地区。
【答案】
译文
在涿州沽酒,太阳渐渐落山。鞭梢斜挂在墙上,卸下了出征的衣服。同行的三员俊士,高兴地相依为命。垂下杨柳下面,长着一匹好马,拉着金鞍。
河水碧如琉璃,美酒香浓醇厚。炉边风物美,近京都。征车将要过黄河,日影迟迟不落。沉思良久,长安城中老朋友渐少。
赏析:
此词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是王观自涿州至京城途中所作。当时作者任太学博士,被召赴京任职,途中作此词以记之。
上片起首二句写景,点出时间、地点和环境。“沽酒”二句写诗人在涿州沽酒饮后的情景:“鞭梢”,指马鞭;“壁”,指墙壁;“卸”,卸下。这三句的意思是说,在涿州的时候,每天傍晚都到酒肆中沽酒来喝,直到夕阳西坠,然后才把马鞭从墙上摘下来,卸下身上的征衣,准备回家。
“同行三俊”二句写诗人与同行者的关系。“三骏”,指良马;“喜相依”,指相互喜爱。这三句的意思是说,他们三人都是骑马出行的,因为彼此都很喜爱这匹马,所以一路上相互依靠在一起。
“垂杨下”二句写诗人与同行者的活动内容。“垂杨”,指杨柳;“下”,即“下马”;“长许”,意为常常;“控金羁”,指勒住马缰绳;“金羁”本是用金做的马笼头。这三句的意思是说,在杨柳下垂钓的人常常多,他们常常勒住马缰绳,不让马奔跑。
“河水”二句写诗人对琉璃河景色的赞美。前三句描写的是琉璃河两岸的美景,这里则进一步描写河中的景色:“碧”形容河水的颜色;“琉璃”形容河中水色清澈明亮。这三句的意思是说,河水像碧玉一样清澈明净,水中倒映着天空的美丽景色。
“垆头”二句写诗人对京城生活的喜爱。前三句描写的是琉璃河边的生活,这里则进一步描写京城中的生活,意思是说:炉旁风物美好,而且京城里离家乡更近了。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京城中友人的怀念。前三句描写的是京城中的生活,这里则进一步描写对朋友的思念,意思是说:征车将要度过黄河,日影迟迟不落下。
下片起首二句写景,点出时间、地点和人物。“沉吟久”,指诗人在京师,因为思乡之情太深,所以久久不能自已。“三辅”,泛指南北两方。这三句的意思是说:因为想念京城中的老朋友,所以久久不能自已。
结句写意。这三句的意思是说:京城中的老朋友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