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云招不来,白日驱易往。
昨夜梦江湖,得醉卧孤榜。
生本未解饮,觉来颜亦强。
渊明体昧深,伯伦终放荡。
持此别圣狂,何殊指诸掌。

【注释】:

  1. 「感遇十章三十初度作」:这是李白《感遇》诗中的第十首,以自喻。
  2. 「野云招不来」,「来」原作「来」,据王琦、郭沫若等校本改。
  3. 「白日驱易去」:「易」,原作「易」,据王琦、郭沫若等校本改。
  4. 「昨夜梦江湖,得醉卧孤榜」:梦中在江湖中遨游,醒来后独自倚靠在江边。
  5. 「生本未解饮」,「解」,原作「解」,据王琦、郭沫若等校本改。
  6. 「觉来颜亦强」,「也」,原作「也」,据王琦、郭沫若等校本改。
  7. 「渊明体昧深」,「昧」原作「昧」,据王琦、郭沫若等校本改。
  8. 「伯伦终放荡」,「伯伦」指阮籍。
  9. 「持此别圣狂」:用这首诗与圣人相比。「何殊指诸掌」:这和圣人比起来,没有什么差别。
    【赏析】:
    李白有一首《感遇·其十》,题为「感遇十章·三十初度作」。诗的大意说:我生性就不懂得饮酒,醒来之后脸也不红。就像陶渊明那样淡泊,阮籍那样放荡。我拿这首诗来向那些自以为懂得酒的人炫耀,又有何不可呢!这首诗写得十分豪迈,不拘小节。
    第一句「野云招不来」是说天上的浮云是不会主动招来的,这里比喻自己的才情不会被别人所招引。第二句「白日驱易去」的意思是说太阳虽然每天都从东方升起,但它并不会被人们所驱赶。第三句写梦境,说自己昨夜梦见自己在江湖中遨游,醒来后独自倚靠在江边。第四句说生下来就不懂得喝酒,醒来时脸也不红。第五句是说自己醒来后仍然像原来的样子,没有一点改变。第六句说陶渊明的品格很高尚。第七句说阮籍性格豪爽而放纵。第八句用自己和圣人作比较,表示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最后一句用「何殊指诸掌」这句话,意思是说拿这首诗来与圣人相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