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光卅六旬,乐事多于秋。
何缘城市喧,得邻羊与求。
古来隐居士,乐复有此不。
冥搜到丘索,差与羲轩游。
所欠入户山,窥予起清讴。
念彼覆车客,岂必俱王侯。

感遇十章三十初度作

年光卅六旬,乐事多于秋。

何缘城市喧,得邻羊与求。

古来隐居士,乐复有此不。

冥搜到丘索,差与羲轩游。

所欠入户山,窥予起清讴。

念彼覆车客,岂必俱王侯。

【注释】

感遇:感叹人生遭遇。

卅六旬:三十岁。

羊与求:指晋代的羊祜。

冥搜:指隐遁山林。

丘索:指隐居生活。

羲轩:指上古帝王。

【赏析】

这是组诗的第一首,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年光卅六旬”,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的认识,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已经三十岁有余,但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这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珍视。

第二句“乐事多于秋”,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一年中最为宁静、美好的时刻,因此诗人觉得在这期间能够享受到的乐趣要比其他季节更多。这句诗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三句“何缘城市喧,得邻羊与求。”中的“何缘”可以理解为“为何”、“为什么”。这句诗的意思是:为什么城市中会有喧嚣声呢?那是因为有像张衡一样的人在那里生活,他就像羊群中的牧羊人一样,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这里的“羊与”指的是张衡,他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和政治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成为了后世仰慕的对象。

第四句“古来隐居士,乐复有此不。”中的“此”指的是前文的“得邻羊与求”,意思是说自古以来那些喜欢隐居的人,都能像羊群中的牧羊人那样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现代人却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代社会中人们忙碌奔波、缺乏精神寄托的现状的不满。

第五句“冥搜到丘索,差与羲轩游。”中的“冥搜”可以理解为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纷扰。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在山野间寻找隐居的地方,希望能够像古人羲和轩辕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世俗的束缚。这里的“差”可以解释为“能够”、“可以”。

第六句“所欠入户山,窥予起清讴。”中的“户山”可以理解为靠近家门的山,这里指的是家乡。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缺少的就是像家一样的亲近自然的山,这样我就可以开始吟唱我的诗歌了。这里的“清讴”是指优美的歌声或吟咏之声。

第七句“念彼覆车客,岂必俱王侯。”中的“覆车客”可以理解为失败或遭受挫折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思念那些曾经失败或受到挫折的人,他们未必都是因为追求富贵才走上这条路的。这里的“岂必”可以理解为“未必”、“不一定”。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展现了他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启发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