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样韶华秋样瘦。珍重王香,不伴闲花柳。劲节如君堪作友。亭亭相对黄昏候。
幽岩香陨凉痕逗。楚客工吟,泽畔清歌又。纫佩人来凝望久。珊珊悄影张罗袖。
【解析】
1.春样韶华秋样瘦,珍重王香,不伴闲花柳。——“春样韶华”即春天的花,比喻女子容颜美丽;“秋样瘦”即秋天的枝,比喻女子容颜衰老。此句是说:你(女子)如春天美丽的花朵,秋天凋零的枝叶般地令人怜惜。“珍重王香”指珍视芳香。“不伴闲花柳”指不愿同那些无足轻重的花草树木为伍。这是说:你(女子)不要像那些闲散无用的花草一样,只图享受,不求进取。
2.劲节如君堪作友,亭亭相对黄昏候。——“劲节”指坚韧的节操。“堪作友”意即值得结为朋友。“亭亭”形容人或物高耸直立的样子,这里指竹子。“黄昏候”指在傍晚时分等候。这是说:你的品行如同竹子般坚贞不渝,值得结交为友,在傍晚时分相互等待。
3.幽岩香陨凉痕逗,楚客工吟,泽畔清歌又。——“幽岩”指深山幽谷中的岩石,这里借指隐士。“香陨”指香气飘荡的样子。“凉痕”指凉风拂过的痕迹。“泽畔清歌”即水边清澈的歌喉,这里借指贤人。“工吟”意即擅长吟咏,“泽畔清歌又”意即贤人又在这里吟咏歌唱了。这是说:你(女子)就像隐居深山幽谷中的隐士一般,拥有清新高雅的情趣,在水边吟诗作乐,贤人在此处唱着优美的歌声。
4.纫佩人来凝望久,珊珊悄影张罗袖。——“纫佩”即把玉佩系在衣服上。“来”通“罹”,遭遇。“岑珊”即轻盈细软的样子。“罗袖”指丝织品做的衣袖。这是说:有人拿着玉佩来到你的面前,久久地凝望着你,而你却轻盈细软的影子被拉长在人们的视线中。
赏析:
此词以咏竹为中心内容,写一个女子与竹子的情缘。首三句点明题旨。起笔便用“春样韶华”“秋样瘦”二句总揽全篇,将女子喻为娇艳欲滴的鲜花,又比作风中摇曳的秋叶。“珍重王香”句,承“春样韶华”“秋样瘦”句而来,言女子有如王香般芬芳,却又不像花柳那样只图享福而不顾自己的价值。“不伴闲花柳”四字,既表明了女子的志向,也表明了她不屑于与闲散、低俗的人交往。
以下数句,进一步写女子之品格。“劲节如君”句承上启下,既点明了女子的品格,又暗合题目中的“竹”。接着写女子与竹子的关系,言其与竹子交好相知,共同度过黄昏的时光,彼此心心相印。“亭亭”句写女与竹之形貌,“对”字则表明两人关系密切,形影不离。
接下来两句写女子的情性。“幽岩香陨”句,承上启下。言其有如幽静山岩中散发出来的清香,又如落日余辉所染成的余韵悠长。“楚客”句承接上文,言其有如屈原一样多愁善感的情怀。“泽畔清歌”句承上启下。言其有如《离骚》中的清歌,又似楚国的贤人屈原吟诵的《离骚》。“纫佩”句紧接上文,写女子与竹子有一段难忘的经历。言女子手持玉佩来到竹子面前,久久地看着它。而竹子的影子又长长地伸到人们的眼前。
最后几句写女子与竹子之间的情感。“珊珊悄影”句承上启下。言其有如轻盈的细影,又似那婀娜多姿的身影。“张罗袖”句承前启后。言其有如那飘逸的长袖,又似她那纤细的手臂。
虽只是描写一位女子对一株竹子的喜爱之情,但却表现了这位女子高尚的品格和美好的心灵。作者通过咏叹竹子的节操,表达了对女子的赞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