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虑寻幽意不违。眼中岩壑各依依。灵风梦雨几时归。
海色浮襟增莽宕,晨光袭幕尽熹微。凭高谁念昔游非。
【注释】
- 浣溪纱:词牌名。又名《浣溪沙》《山花子》。单调,五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句、三仄韵转一平韵。
- 散虑:消除杂念;闲思。
- 寻幽:指访求幽静之处。
- 岩壑:岩石和沟壑。
- 依依:形容情意深厚。
- 灵风梦雨:比喻梦境或幻想。
- 莽宕:宽广平坦。
- 熹微:晨光初现的样子。
- 凭高:登高远望。
- 非:错误。
【赏析】
此词抒写登高望海时对往昔游踪的追忆之情。上片写自己寻幽探胜的情怀。开头二句,先从登高望海写起,以“散虑”二字领起全词。“散虑”,即消除杂念,闲思遐想,这里指摆脱尘世羁绊,去寻幽探胜的兴致。“意不违”表明这种心境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干扰。“眼中岩壑各依依”两句写眼前景色,岩壑在眼底,显得十分亲切,而它们又各有特色,各具情态,令人留连忘返。这两句中,“眼中”一词,不仅使读者看到作者眼前的岩壑,也使读者感到作者是通过自己的双眼去看岩壑,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和主观色彩。下片写登高远望中的感慨。“海色浮襟增莽宕”一句,是说海色映照在衣襟上,使人心胸更觉广阔。“海色”,指海面的颜色,也借指大海。“浮襟”,衣襟被风吹拂的意思,也即衣襟随风飘扬。“增莽宕”,即使胸襟显得更加开阔。“晨光袭幕尽熹微”两句,是说晨曦的微光照彻天幕,把大地装扮得分外明媚可爱。“袭”,“遍”。这两句是写日出时分的景象。作者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眺望着美丽的青岛风光,内心充满了喜悦和自豪。结尾两句写登高远望后的感慨。“凭高谁念昔游非”两句,是说站在高处遥望远方,想到过去曾经游玩的地方,现在却已不复存在,不禁感叹往事之非。“凭高”,站在高处。“昔游”指过去游览过的地方。“非”,错误,不对。
这首词写自己寻幽探胜的情怀。开篇两句,先从登高望海写起,以“散虑”二字领起全词。“散虑”,即消除杂念,闲思遐想,这里指摆脱尘世羁绊,去寻幽探胜的兴致。“意不违”,表明这种心境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干扰。接着写眼中岩壑各依依,灵风梦雨几时归,海色浮襟增莽宕,晨光袭幕尽熹微。这些描写,都是登高望海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词人自由自在的心境和超然物外的情趣。结尾两句写登高远望后的感慨。“凭高谁念昔游非”,意思是说,在这样美妙的环境中,谁还能想到从前游玩的地方已经不复存在了呢?这是由眼前美好的景物引出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珍惜留恋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