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墉积翠,望关门一线,似县檐溜。瘦马登登愁径滑,何况新霜时候?画鼓无声,朱旗卷尽,惟剩萧萧柳。薄寒渐甚,征袍明日添又。
谁放十万黄巾?刃泥不闭,直入车箱口。十二园陵风雨暗,响遍哀鸿离兽。旧事惊心,长途望眼,寂寞闲庭堠。当年锁论,董龙真是鸡狗。
【注释】
崇墉:高大的城墙。
翠:青翠,指山色。
瘦马登登:瘦弱的马匹一步步地艰难地行进。
画鼓:指军中鼓手击鼓的声音。
朱旗:古代军旗上的红色布面。
“十二”句:十二陵,即曹操、曹丕、曹植、曹彰等十二位先帝陵墓。
旧事惊心:往事令人心惊胆战。
“当年锁论”三句:当年董卓用铁券锁住李傕等人的脖子。锁论,指用铁链将人反绑起来,使之无法反抗。
【赏析】
《度居庸关》是一首咏史词,作者以百字令的形式,借景抒情,抒写对历史上某些统治者的愤恨和不满。上片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色图,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下片则抒发对历史上某些统治者的愤恨和不满。
这首词开篇就写了一个高峻的山城——居庸关。作者通过描写居庸关的壮丽景象,引出自己对历史的感怀。居庸关地势险要,形势雄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作者在此凭吊古迹,感慨良多。
过片“谁放十万黄巾?”,作者指出导致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是张角兄弟,他们利用民众疾苦,发动起义,造成生灵涂炭的惨状。而那些镇压人民的军阀却只顾搜刮民脂民膏,不恤百姓死活,甚至不惜屠杀无辜,这是何等的残暴!“刃泥不闭”,指张角兄弟率领黄巾军杀进洛阳时的情景。
接着写十二陵风雨暗,哀鸿与离兽鸣悲。“十二园陵”,即东汉十二帝陵墓所在地。“风雨暗”,指风雨交加,昏暗难辨。“响遍哀鸿离兽”,即鸟兽之悲叫声遍及四方。这是对东汉末年农民战争残酷景象的概括描写。
最后“当年锁论,董龙真是鸡狗”,是说当年董卓以铁券束缚吕布等人的脖子,使其不能反抗,最终身死国灭。“鸡狗”,这里比喻董卓及其部属。作者借此表明自己对这种暴虐行径的愤怒之情。
这首词在艺术上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方法,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怀和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