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散空蒙。明霞在远峰。爱冰蝉、斜挂疏桐。瑟瑟西风催漏去,频移向、画帘中。
小径百花丛。花间尔伴侬。对清潭、却又无踪。翠袖添寒灯欲暗,还疑是、隔纱笼。
唐多令 · 秋影
寒露散空蒙。明霞在远峰。爱冰蝉、斜挂疏桐。瑟瑟西风催漏去,频移向、画帘中。
小径百花丛。花间尔伴侬。对清潭、却又无踪。翠袖添寒灯欲暗,还疑是、隔纱笼。
注释:
(1)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开始。
(2)明霞:明亮的云彩或晚霞。
(3)冰蝉:指秋天的蝉。
(4)画帘:指窗边的窗帘,用彩色丝线织成,可以遮挡阳光,形成朦胧的画面。
(5)小径:小路。
(6)翠袖:指女子的衣袖颜色。此处泛指女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令,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寒露散空蒙”描写了秋天的到来,寒露时节,天空中的云彩变得朦胧模糊,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明霞在远峰”则描绘了远处山峰上的晚霞,明亮而美丽。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秋天的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
第二句“爱冰蝉、斜挂疏桐”,描述了诗人对蝉的喜爱以及它们在梧桐树上斜挂的情景。这里的“冰蝉”指的是秋天的蝉,它们在凉爽的秋风中发出清脆的鸣叫,为秋天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而“斜挂疏桐”则描绘了这些蝉在树枝上自由自在地飞翔的样子,给人一种宁静而又自由的感觉。
接下来的“瑟瑟西风催漏去,频移向、画帘中。”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氛围。瑟瑟西风吹拂着大地,催促着时光流逝;而人们则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纷纷收起了手中的乐器,躲进了温暖的家中,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里的“画帘”不仅指实际的窗帘,更象征着一种美好、宁静的生活状态。
“小径百花丛。花间尔伴侬。”这两句诗则描绘了诗人漫步在小径上,欣赏着周围的花朵。这些花朵五彩斑斓,争奇斗艳,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惊喜与喜悦。而在这些花朵之中,诗人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伴侣一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最后两句“对清潭、却又无踪。翠袖添寒灯欲暗,还疑是、隔纱笼。”则是对前面美景的回忆与感慨。诗人曾经在这里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时光,如今虽然身处异地,但那些美景依然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而当夜色渐浓时,诗人又想起了那盏照亮自己前行道路的小油灯,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与变迁。
整首词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