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底愁多欢少。几度梦回人杳。罗纬春暖又春寒,不觉东风过了。
阑干闲倚遍,辜负满庭花草。日斜树影近帘前,燕子不归还早。

【注释】

1.忆汉月:忆,思念。汉月,即汉代的月亮,这里代指对故乡、故人、往事的回忆。

2.为底:何以致此。愁多欢少:忧愁和喜悦都很多。

3.几度:多少次。

4.罗纬(wěi )春暖又春寒:指春天时气温变化无常。

5.东风过了:春风已过,指时光已逝。

6.阑干:栏杆。

7.辜负:辜负。满庭花草:庭院里盛开的花草,形容美好的景象。

8.日斜树影近帘前:夕阳西沉,树影映在窗前,形容傍晚的景象。

9.燕子不归还早:比喻自己未能及时归来,辜负了美好的春光。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思乡之词。上阕写游子思乡之情,下阕写思归不得的惆怅。全词以“忆”字领起,抒发了作者的无限乡思之情,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愁怨。

“忆汉月”三句总述。“为底愁多欢少”是本题之眼。“为”字,有“何以致此”、“为什么”的意思,“底”在这里是原因,“愁多欢少”是结果或影响。“几度梦回人杳”,是说多少次梦魂中见到他的身影,但人总是见不到,“人杳”就是“杳无音信”。这两句写游子思乡之情。“梦回”是虚写,“杳”字是实写,“人杳”是实写,而“几度梦回”则是泛指。“罗纬春暖又春寒”是写春天气候变化无常,也是写游子在外漂泊的艰难。

“不觉东风过了”三句,是说不知不觉中,春天已过完了。“阑干闲倚遍”,是说游子在院子里来回走动,久久不愿离去。“辜负满庭花草”,是说自己不能回去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日斜树影近帘前”,“树影”是虚写,“帘前”是实写。这句的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游子还在不停地徘徊,最后终于回到了房间。“燕子不归还早”,是说游子无法按时回到故乡。

这首词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来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词中所运用的一些典故和词语,如“罗纬”“春暖”“春寒”“东风”等,都很贴切地表现了春天的变化和天气情况。同时,这首词也很好地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思想特点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