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从西来,吹我庭中树。
岂无辉煌姿,零落已非故。
昔年花满枝,春日迎和煦。
蕣华易朝夕,倏忽变秋暮。
如何繁华子,同此委霜露。
杂诗
秋风从西来,吹我庭中树。
岂无辉煌姿,零落已非故。
昔年花满枝,春日迎和煦。
蕣华易朝夕,倏忽变秋暮。
如何繁华子,同此委霜露。
译文:
秋风从西边吹来,吹过我家的庭院中的树木。
难道没有那些曾经灿烂夺目的花朵吗?但它们现在已经凋零了,不再是往日的模样。
以前春天的时候,花儿开满了枝头,迎接着温暖的阳光。
花的生命如此短暂,早晨与傍晚都在不停地变换着颜色。
现在那些昔日繁华的花朵,都已经被霜露覆盖,失去了往日的颜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杂诗。诗人通过描绘秋风、庭院中的树木和花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首句“秋风从西来”设定了诗歌的场景,秋风作为自然界的主导者,带来了季节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知。
第二句“吹我庭中树”,进一步描绘了秋风的影响,不仅吹动树木,也吹动了诗人的情感。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带有些许忧伤。
“岂无辉煌姿”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辉煌姿”可能指的是曾经盛开的花朵或者繁茂的枝叶。
“零落已非故”,则转向了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逆性。这里,“零落”意味着凋谢、衰败,而“非故”则强调了这些变化是永久性的,无法回到过去的状态。
第四句“昔年花满枝,春日迎和煦”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春天的花期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这里的“和煦”形容了春天的温暖气候,为诗歌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第五句“蕣华易朝夕,倏忽变秋暮”转折到现实的景象,描述了花开花谢的自然规律,以及时间的快速流逝。这里的“蕣华”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花卉,而“朝夕”和“秋暮”则分别代表了一天之中的两个不同时段。
最后两句“如何繁华子,同此委霜露”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反思。诗人通过比较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衰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的“繁华子”可能指的是过去的自己或某个时期,而“委霜露”则暗示了这些繁华最终都将归于沉寂,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无法逃脱这个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