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浥风清,猗猗万个,澹摇空翠。腕底萧疏,都是吴江秋意。记横窗、夜月朦胧,碧纱筛影重重碎。更孤灯听雨,暗销魂者,籁声徐起。增媚。
三分水。便醉墨欹斜,尽医俗味。弹琴坐啸,想见幽闺诗思。衬嶙峋、白石苍苔,旧愁细写云烟里。怪无端、箧笥抛残,不减湘妃泪。
琐窗寒 · 题夏令仪墨竹扇
露浥风清,猗猗万个,澹摇空翠。腕底萧疏,都是吴江秋意。记横窗、夜月朦胧,碧纱筛影重重碎。更孤灯听雨,暗销魂者,籁声徐起。增媚。
【注释】
①琐窗寒:词牌名。
②猗猗:茂盛貌。
③万:形容众多。
④澹(dan):水波微动的样子。摇:摇荡。
⑤萧疏:疏落不盛。
⑥吴江:即今江苏苏州市。唐时属江南西道,称江南东道为“吴”,称江南西道为“江”或“江东”。
⑦夜月:夜晚的月色。
⑧碧纱:用绿绢做成的帷幕。
⑨籁(1ai)声:指风声。
⑩无端:无故,无缘无故。
【赏析】
《琐窗寒》是宋人周美成的词。此词上片写夏令仪所画墨竹扇之景,下片抒怀。全词以淡雅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上片写夏令仪所画墨竹扇之景。首句“露浥风清”四字,描写了夏日清晨的景色。清风徐徐吹来,带着露水的清凉,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接着,作者又用“猗猗万个”来形容墨竹扇上的竹子,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墨竹扇上的竹子形态各异、繁茂葱郁的特点。然后,“澹摇空翠”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墨竹扇上的竹子随着微风摇曳,仿佛在跳动着绿色的音符。整句诗通过对墨竹扇上竹子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中片抒发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首句“腕底萧疏,都是吴江秋意”一句,将墨竹扇上竹子的形态与吴江秋天的景象相联系,既表达了对墨竹扇上竹子形态的赞赏,又表达了对秋天的怀念之情。接着,“记横窗、夜月朦胧,碧纱筛影重重碎”三句,又通过回忆在月光下欣赏墨竹扇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整句诗通过对墨竹扇上竹子的描绘和对月光下的观赏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赞美之情。
下片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寄托。首句“更孤灯听雨,暗销魂者,籁声徐起”一句,描绘了独自听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接着,“增媚”一句,则又回到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通过描述吴江秋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最后,“怪无端、箧笥抛残,不减湘妃泪”一句,则是作者对生活中一些无法理解的现象的感慨和感叹。整句诗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种种感悟和情感寄托。
整首词以淡淡的墨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