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去金台,鸿飞玉塞,昔曾燕市经过。青楼醉卧,满眼酒人多。忽地星分湖海,残梦醒、蚁散槐柯。归来后、相逢渐老,华发对山河。
婆娑当此际,漫言学易,且自高歌。况杯浮药玉,筝倚裙罗。笑问神仙富贵,吾侪事、肯自蹉跎。君知否、当年陶侃,壁有化龙梭。

这首诗由四首诗组成的,下面是每首诗的释义及赏析。

第一首:

马去金台,鸿飞玉塞,昔曾燕市经过。青楼醉卧,满眼酒人多。忽地星分湖海,残梦醒、蚁散槐柯。归来后、相逢渐老,华发对山河。    

注释:

  • 马去金台:比喻事业或抱负如骏马奔向高远的目标。
  • 鸿飞玉塞:形容志向高远。
  • 燕市经过:古代燕赵一带多有豪侠义士,此处指曾经在燕市中经历风霜。
  • 酒人多:形容人生百态,世事沧桑,感慨时光流逝。
  • 星分湖海: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如同星辰般难以捉摸和预测。
  • 残梦醒、蚁散槐柯:比喻世事无常,如同蚂蚁般渺小。
  • 相逢渐老,华发对山河:形容人生易老,岁月无情,感叹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对比“马去金台”、“鸿飞玉塞”等壮志未酬的人生理想与现实中的“酒人多”等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第二首:

婆娑当此际,漫言学易,且自高歌。况杯浮药玉,筝倚裙罗。笑问神仙富贵,吾侪事、肯自蹉跎。君知否、当年陶侃,壁有化龙梭。    

注释:

  • 婆娑当此际:形容心情愉悦,自在飘逸。
  • 漫言学易:随意谈论周易之道。
  • 且自高歌:暂且高声歌唱。
  • 况杯浮药玉:比喻享受美好的事物。
  • 筝倚裙罗:形容音乐与舞蹈的美丽画面。
  • 笑问神仙富贵:以神仙富贵为话题开玩笑地问对方。
  • 吾侪事:我们的事情。
  • 肯自蹉跎:是否愿意浪费时间。
  • 君知否、当年陶侃:你是否知道当年陶侃的故事?陶侃是东晋时期的名将,他年轻时立志报国,后来成为大将军。
  • 壁有化龙梭:比喻有志者事竟成,坚持不懈终会成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自我激励。通过提及陶侃的故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提醒读者珍惜时间,不要浪费青春。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第三首:

马去金台,鸿飞玉塞,昔曾燕市经过。青楼醉卧,满眼酒人多。忽地星分湖海,残梦醒、蚁散槐柯。归来后、相逢渐老,华发对山河。    

注释:

  • 马去金台:比喻事业或抱负如骏马奔向高远的目标。
  • 鸿飞玉塞:形容志向高远。
  • 昔曾燕市经过:过去曾在燕市中经历风霜。
  • 青楼醉卧:在青楼中醉酒而卧。
  • 满眼酒人多:形容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
  • 忽地星分湖海: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如同星辰般难以捉摸和预测。
  • 残梦醒、蚁散槐柯:比喻世事无常,如同蚂蚁般渺小。
  • 归来后、相逢渐老,华发对山河:形容人生易老,岁月无情,感叹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继续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感受。通过对比“马去金台”、“鸿飞玉塞”等壮志未酬的人生理想与现实中的“酒人多”等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