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雨云疏,弄晴风小,薄寒恻恻如秋。有约湔裙,红罗先绣莲钩。酒鎗茶具安排惯,倩移来、三板轻舟。莫因循,岁岁芳时,日日清游。
水乡曲折疑无路,又花随柁尾,转个弯头。谢了绯桃,二分春色全休。短蓬移入香深处,载新诗、不载闲愁。好溪山,除却西湖,一半句留。

【注释】

阁雨云疏:楼阁中细雨飘散,云朵稀疏。

弄晴风小,薄寒恻恻如秋:天气转晴,微风和煦,却带着一丝丝的凉意。

有约湔裙,红罗先绣莲钩:约定去洗衣裳,用红色罗裙,上面先绣上莲钩。

酒鎗茶具安排惯:酒器茶具摆放得井井有条。

莫因循:不要墨守成规。

岁岁芳时,日日清游:每年春天都出去游玩。

水乡曲折疑无路:水乡曲折蜿蜒,好像没有路一样。

又花随柁尾,转个弯头:船儿又顺流而下,花瓣随着船尾转了一个弯。

谢了绯桃,二分春色全休:桃花谢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被破坏了。

短蓬移入香深处,载新诗、不载闲愁:把小船移到花香四溢的地方,可以载着新的诗,不能载着闲愁。

好溪山,除却西湖,一半句留:这美好的山水景色(除了西湖)我都带走了,只留下“一半”留给后人。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杭州任职时所作的一首咏景词。此词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以及自己的游览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

词的上片开头三句写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阁雨云疏”、“弄晴风小”,描绘出了一幅江南水乡雨后天晴、微风拂面的景象;“薄寒恻恻如秋”,则写出了江南水乡的气候特点,给人一种冷清而幽静的感觉。紧接着两句,词人以“有约湔裙”一句,点明了词人的活动——去浣纱溪边洗衣裳并赏花。“红罗先绣莲钩”,则写出了女子们穿着鲜艳的红罗裙,上面绣着莲钩的情景。这几句词,既写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也写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和风俗习惯,为下片的描写铺垫基础。

下片开头两句,词人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自己曾经的游历经历。“水乡曲折疑无路”,则是词人站在桥头眺望远处水乡的景色,发现那里的道路弯曲狭窄,似乎没有出路一样。接下来两句:“又花随柁尾,转个弯头。”则是进一步描绘出水乡的水道曲折蜿蜒,好像没有路一样。“谢了绯桃,二分春色全休”,则是说因为水乡的水道曲折蜿蜒,所以美丽的桃花无法盛开,只剩下一半的春色。这几句词,不仅写出了水乡道路的弯曲狭窄,同时也写出了水乡的景色之美,让人陶醉其中。

接下来的两句词,词人以“短蓬移入香深处,载新诗、不载闲愁”为线索,进一步描绘出自己游览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短蓬移入香深处”,则写出了自己乘坐的小舟在水乡的深处缓缓前行,周围的美景让人陶醉在其中;“载新诗,不载闲愁”,则是说这次游览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和新的感受,而没有带回家任何的忧愁和烦恼。这几句词,既写出了水乡的美景之美,也写出了游人的心情之愉悦、心情之轻松。

最后两句词,词人则以“好溪山,除却西湖,一半句留”收束全篇。这几句词,一方面表达了对于西湖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曾经游历过的地方的眷恋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未来的展望和期待,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再次欣赏到这些美丽的景色。

整首词通过对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和自身游历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同时也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