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绿平堤,匀红缀树,东风吹上湖船。见说芳期,峭寒不似今年。玉梅随意闲开落,便春迟、春早谁怜。正嫣然。桃艳朝霞,柳晕朝烟。
嫩睛初蜡游人屐,趁清明时节,金碧山川。第一楼头,还胜第二桥边。繁弦脆管西陵路,夕阳中、惊起鸥眠。卷珠帘。暮雨归来,满耳啼鹃。
涨绿平堤,匀红缀树,东风吹上湖船。见说芳期,峭寒不似今年。玉梅随意闲开落,便春迟、春早谁怜。正嫣然。桃艳朝霞,柳晕朝烟。
嫩睛初蜡游人屐,趁清明时节,金碧山川。第一楼头,还胜第二桥边。繁弦脆管西陵路,夕阳中、惊起鸥眠。卷珠帘。暮雨归来,满耳啼鹃。
【解析】
注释:
- 涨绿平堤:涨绿,指春草萌发,颜色由暗绿转为鲜绿。平堤:平坦的堤岸。
- 匀红缀树:均匀地点缀在树枝上的红色花瓣或花朵。
- 玉梅:比喻梅花,因为“玉”常用来形容美丽之物。
- 便春迟、春早谁怜:即使春天来得晚一些,或者早了一些,又有谁能去怜爱呢?
- 嫣然:形容微笑的样子。
- 桃艳朝霞:形容桃花的颜色艳丽如同朝霞一般。
- 柳晕朝烟:形容杨柳的枝梢仿佛被朝霞映照而呈现出淡淡的烟雾状。
- 嫩睛(niǎn jīng):新晴,即刚放晴。
- 初蜡:初春时节,天气逐渐变暖,霜气开始消退。
- 第一楼头:指某个地方的第一座楼阁。
- 西陵路: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附近。
- 黄昏:日落时分,天色渐暗。
- 暮雨:傍晚时下的雨。
- 啼鹃(chuì juān):杜鹃鸟的叫声,常被用来象征哀伤和悲愁。
译文:
春草刚刚从泥土里露出绿色,岸边的树木也染上了红色的新叶。东风轻轻吹来,带起了一阵阵春意。我听说今年梅花开放的时机要比往年晚很多,但即便这样,它依然绽放着美丽的姿态。
清晨的时候,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照耀在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时如果看到有游客穿着轻便的鞋子在湖边行走,那一定是在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现在正值清明时节,我来到了一座美丽的楼台前,那里的风景比旁边的桥头更加迷人。楼台上演奏着悠扬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夕阳斜照下来,湖中的游鱼被惊动了,它们在水中跳跃,好像在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晚上,当雨滴落下时,我也回到了家中,耳边似乎还能听到杜鹃鸟的叫声,那是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景象,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涨绿平堤,匀红缀树”,描绘了春草萌发、树木新绿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东风吹上湖船”,东风拂面,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温暖的气息。诗人用“见说芳期,峭寒不似今年”表达出对今年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
诗人以梅花为题,描绘了一幅“玉梅随意闲开落”的画面,既表现了梅花的娇美,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而“便春迟、春早谁怜”则表达了对春天迟到或早到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中还有对清明时节的描写,如“嫩晴初蜡游人屐”,“第一楼头,还胜第二桥边”。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歌以“暮雨归来,满耳啼鹃”作为结尾,寓意着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