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寒,放船薄暮西泠去。垂杨缕缕,未是藏莺处。
扑面尖风,不许吴侬住。无情绪,让它鸥侣,自作湖山主。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衔杯”、“锁阳台”。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薄暮:日落之时。西泠: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岸的一条小河和湖滨一带。
吴侬:古时吴地方的人自称。无情绪:没有情意。
鸥侣:鸥鸟成群结队。
主:主宰,指湖山的主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二月西泠湖畔寒风凛冽,垂杨未老,莺儿尚藏,春色尚未尽展。下阕借鸥自作湖山主人,暗寓自己不受羁绊,自由自在之意。全词以景起兴,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
上片首二句,写词人放船西泠湖边,在春寒料峭的黄昏时分,乘船向湖中游去。“春寒”二字,点明季节;“薄暮”二字,点出时间。“放船”,即泛舟。这两句是说,虽然春天到了二月,但天气还很寒冷,而且天色已晚。
三四句写词人放眼望去,看到岸边杨柳条条,枝条细软如丝,柳叶稀疏,似乎还没有长出绿叶和嫩芽。“未是”二字,是说柳条虽然已经长出了细细的嫩枝,但还不足以藏住黄莺,因为黄莺比柳条还要细软,所以它飞走了,不知藏身何处。“未是”,意思是还没有来得及。
五六句写词人被迎面吹来的尖厉寒风刮得东摇西晃,只好赶快缩紧了衣襟,免得被风吹着跑掉。“不许”二字写出词人被冷风逼得无处藏身,只能拼命地缩衣束带。“吴侬”,指江浙一带的人。“吴侬”,本意指南方人,这里泛指南方人,即江南人。“无情绪”,意为没有情趣。“让它”,让那鸥鸟们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做湖山的主人。
下片由景及情,抒发胸中不平之气。前两句写鸥鸟成群结队,飞向湖心,它们在湖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嬉戏,好像在说:“我们这些鸟儿也够自由的了,用不着受你们的拘束。”后两句是说,既然这样,那就让我来做湖山的主人吧!我要做主人,就不怕别人来管我,我要做主人,就不怕别人来夺我的权。
这首词通过描绘湖上风光,抒写了词人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所抱持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和豪迈奔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