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不敌漻天清,霜信欲逐凉飙生。
时当九日那易得,兴发一旦谁能绳。
次公清狂醒亦作,孝绪隐迹心兼并。
取复不远他日侮,怜我无已娇儿情。
黄花碎撷插斑鬓,苦菊细瀹吹破铛。
野游汗漫动成趣,老态拥肿何庸憎。
鸿飞江海信寥阔,鼎食钟鼓徒铿鍧。
忽焉遥岑下落日,或恐阴壑来山精。
一树一石神物附,秋蛩秋鸟天和鸣。
苍山白水幸自力,天寒岁暮予汝凭。
九日登东冈小女为予簪花烹菊留连竟日戏作
水色不敌漻天清,霜信欲逐凉飙生。
时当九日那易得,兴发一旦谁能绳。
次公清狂醒亦作,孝绪隐迹心兼并。
取复不远他日侮,怜我无已娇儿情。
黄花碎撷插斑鬓,苦菊细瀹吹破铛。
野游汗漫动成趣,老态拥肿何庸憎。
鸿飞江海信寥阔,鼎食钟鼓徒铿鍧。
忽焉遥岑下落日,或恐阴壑来山精。
一树一石神物附,秋蛩秋鸟天和鸣。
苍山白水幸自力,天寒岁暮予汝凭。
注释:
- 水色不敌漻天清:水的颜色无法与澄净的天空相比。漻,清澈。
- 霜信欲逐凉飙生:霜的讯息似乎要随着凉爽的秋风到来。
- 时当九日那易得:正当重阳节这一天,是多么难得啊!
- 兴发一旦谁能绳:兴致勃发之时,有谁能约束呢!
- 次公:指谢灵运,南朝宋诗人。
- 孝绪:指陶渊明,东晋诗人。
- 取复不远他日侮:不久之后,或许有一天会遭到侮辱。取复,指报复;他日,指将来。
- 苍山白水:指自然山水。苍山、白水,指自然界的青山和流水。
- 天寒岁暮:天气寒冷,到了年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重阳佳节在郊外游览的情景描写。诗的前四句主要写了景,后八句则主要写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清新流畅,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首句中的“水色”“漻天”,分别写出了眼前所见到的景色。“漻”,指天空。“水色”指的是水中的颜色,而“漻天”则是说天空的明亮清澈。两句中“水色”、“漻天”、“清”、“爽”四个词语的相互衬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清新、明快的氛围。
诗人又从时间角度对重阳佳节进行了描绘。诗人用“时当九日那易得,兴发一旦谁能绳。”表达了对重阳佳节难得的感慨。这里的“那易得”表示重阳佳节难得一见,而“兴发”则是指兴致勃发,难以控制。通过这两行诗句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重阳佳节的热爱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又从情感角度进行描述。“次公清狂醒亦作,孝绪隐迹心兼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谢灵运虽然被贬谪,但却依旧保持了清狂的个性,而陶渊明则隐居山林,内心却依然充满激情。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喜爱之情,而且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最后两句,诗人以“取复不远他日侮,怜我无已娇儿情。”表达了对重阳佳节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这里的“取复”,意为再次得到;“他日”,指未来的时间;“侮”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侮辱”。整句诗的意思是说重阳佳节的美好时光离我们不远,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再次享受到这样的美景。而“怜我无已娇儿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娇儿的深情厚意,以及对重阳佳节的无限留恋。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重阳佳节之中。